現代教育通訊112期電腦科:透過編碼發揮創意及提升自學能力– 吳志樂先生 現代社電腦科策劃編輯學習編寫程式的世界潮流如潮湧至,加上以圖像介面、指令方塊形式拼砌程式的編程軟件興起,免卻學習傳統編程語言時要背記大量繁瑣的指令詞彙及句式的苦惱,令編碼教學成為了近年小學資訊科技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環。
軟件齊備,手執自編材料或不同機構提供的編碼教材,教師在編碼教學上是否已無後顧之憂?要知道,學習編碼的目的並非單純學習軟件的應用,而是透過編碼過程,訓練學生的邏輯思維和解難能力,進而提升學生的自學能力及發揮創意和想像力。所以,學習使用不同的編程軟件只是編碼教學的一個起步點,把編碼融入生活,才是讓學生發揮所學知識的最終站。
有關編碼與邏輯思維及解難能力的關係早有結論,在此略過。本文旨在淺談如何透過編碼讓學生發揮創意及提升自學能力。
現時供學生學習用的編程軟件,已足夠讓學生創作出變化多端的故事、遊戲或應用程式。這些創作,除了編碼外,還有許多不同環節的配合,可讓學生動動腦筋。例如學生可製作storyboard,為故事或遊戲作分場,真正落手進行編碼時,便會有更清晰的方向,過程亦會更流暢。此外,學生可以自行創作角色及場景背景,由於學生大都具備電腦繪圖的技能,配合專業繪圖軟件的應用,可令創作更能突出個人風格。
而把編碼進一步推展至解決日常生活問題的層面,亦有助學生細心觀察周邊環境,發掘生活中有可能遇上的問題,思考解決方法,尤其配合實體機械操作,例如電子積木,學生更可設計實際應用,或展示概念的模型。例如有學生便曾經使用光線感應器及馬達,製作出當太陽直照時,便會自動關上的窗簾。而隨着3D打印平民化,學生更可以自行利用3D繪圖軟件設計配件,然後打印成實物,把想像化為現實。
當然,在一般課堂之中,我們通常以範例讓學生學習編程軟件的操作方法、了解不同程式結構的建構方式、認識一些常用的指令等。但課堂時間有限,軟件內的指令往往多達數百,沒有可能逐一講解,更不可能一一作具體應用。所以,要實現上述創意,學生除了應用在課堂所學外,還有可能要進一步了解其他不同指令的應用,以令程式達至最理想效果。可幸的是,一般編程軟件已把指令分類,而且指令字面意義清晰,學生一般可容易理解指令的作用。因此,學生可自行嘗試結合不同的指令,從而發掘其用途。縱使過程未必順利,但在跌碰間,學生對新知識的了解亦會更深刻,成功感亦更大。如果是以小組形式合作創作,學生更可與同儕分頭搜集資料,進行研究和討論,提出建議及實踐。 編碼是項有趣的活動,學生把頭栽進去後,其主動投入程度,往往遠超想像,所帶來的成功感,亦比學習其他軟件應用為大,藉此讓學生多發揮創意,多自行研習,實在是最好不過的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