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自2009年推行的新高中課程將「通識教育科」列為必修科目以來,在短短五六年間,「通識,通識!」成了香港學生、家長、老師、學校及教育界人士中頻率極高的常用語,而伴隨着「何處覓通識?」的呼聲,相關的優秀教材亦引起社會的高度關注和殷切期望。如何編通識、教通識?不是單純為了會考、拿取高分,更重要的是真正令莘莘學子修讀後能奠下「通通識」的初步基礎。面對社會的需求,現代教育研究社亦已投入編撰、出版通識課本及教材的行列。是故本刊從上期起就披露現代《通識智庫》的部分資料以饗讀者,本期又刊登了不少資深學者和前線老師的真知灼見,誠望教育先進和廣大師生垂注。
與傳統的「術科」如歷史、地理、化學、生物等不同,通識教育的本質和涵蓋範圍從來都甚具爭議,甚至言人人殊。中國古時的「六藝」(包括了射箭)和歐洲近世的Liberal Studies(包括天文)便是殊異的例子。
筆者多年來皆十分支持通識教育的理念,卻對香港教育局在新高中學制裏將它獨立成科甚有保留。但這一政策既已執行了一段時間,而且在短期內似乎不會改變,我們惟有在這個既定的事實之下,研究如何令這個「通識科」充分發揮到通識教育的精神。
那麼甚麼是通識教育的精神呢?簡單地說就是「融會貫通」的志趣與能力。由於不少人可能覺得這樣說頗為空泛,以下便讓我們較仔細地分析一下。
從字義上說,通識中的「識」當然指「知識」,或是進一步的「學識」、「識見」,而大部分人對此應該沒有什麼異議。但至於另一半的「通」字,理解上卻是複雜得多。在筆者看來,這個「通」字至少可以有以下的解釋:
- 「通」即「普通」、「一般」,以別於「特殊」、「專門」,例如歷史寫作體例上的「通史」,英文一般寫作 general;
- 「通」即「通透」、「透徹」,以別於「膚淺」、「表面」,英文一般寫作 thorough 或 deep/in-depth;
- 「通」即「通曉」、「熟練」,如「通曉多國語言」,英文一般寫作 conversant, proficient;
- 「通」即「互通」、「連通」,英文一般寫作 related 或interrelated, 又或connected 或interconnected;
- 「通」即「通盤」、「整體」、「全面」的意思,例如中國傳統學術上的「通考」,英文一般寫作 comprehensive ,或是近年較流行的holistic
顯然,上述這幾個定義(說是側重點似乎更準確)絕非互不相容。相反,它們在日常使用時往往在意義上互相重疊。例如我們說一個人「博古通今」,便既有「連通」(第4點)也有「通曉」(第3點)的意思。教育改革所提出的「文、理互通」的理想也相類似。而當我們說一個人是「通才」,則包含着「全面」(第5點)和「互通」(第4點)的意思。而我們有時用上「整合(性)」一詞(即英文的 integrative, integrated 或 integral),雖然沒有「通」這個字,但也至少包含了上述的第4和第5點。
中文裏的「融會貫通」當然是一種很高的境界,英文中的 connecting the dots (把孤立的事實連起來理解)和seeing the big picture(看得見全局)是這種境界的起始點,也是很好的出發點。英文裏還有一個很好的名詞:perspective,中文一般譯作「眼界」或「視野」,但這個英文字背後其實還隱隱包含着更高一層的意義,那便是擁有恢宏、高瞻遠矚的視野,而通識教育成功與否,正在於我們能否在同學中培養出這種高瞻遠矚的視野。
再進一步,便是我們所說的「觸類旁通」和「舉一反三」,這對中學畢業生來說可能是苛求了一點。但正如有人說「未到50歲的人不可能透徹了解莊子的思想或布拉姆斯的音樂」並不表示我們不應該讓中學生接觸莊子和布拉姆斯。同理,未能完全做到「融會貫通」和「觸類旁通」,並不表示我們不應在中學階段便開始培養學生在這方面的興趣、修養和能力。
要達到上述的教育理想,首要是掌握「方法論」和擁有廣闊和全面的「知識基礎」,兩者不可偏廢。若只有前者的話,便會「練武不練功,到老一場空」;而若只擁有後者,便等於「練功不練拳,猶如無舵船」。至於步驟方面,唐君毅先生所闡述的「信、疑、悟、通、言」五個為學階段,可以作為我們很好的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