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零零年的教育改革主張教學應該以學生為中心。教師要因應學生的需要幫助學生達致全面的發展。教育統籌委員會在教育改革建議書(2000)亦指出「學習需以學生成長為主要考慮,給予他們更大的空間和彈性去組織和掌握自己的學習」(頁32),亦建議教師提供互動多元化的教學活動,讓學生體會學習的樂趣,提升學習動機,樂於學習。
與此同時,香港的學校制度亦在改變。在新學制底下,大學教育延長至四年。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教資會」)在二零零六年《教育質素工作:香港的經驗──優質教與學工作手冊》中指出大學教育的新趨勢,要求教師從學生「如何學」去設計課程,並且提倡「成效為本」(Outcome based education)的理念,重新檢視教學內容和學生所學得的知識及應用,強調兩者應要相關。在實踐課室教學時,「教資會」也強調學生與學生,及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並鼓勵教師設計切合情境、具探究性質的教學活動和評估習作。
面對二十一世紀教育的新方向, 我們可以想像,大學的教師從選取教材、設計課程,以至實踐新的教學方法,都要耗用不少時間;並且必須研習新的理論及研究新的教學方法,才可勝任。時間有限,工作繁重,教師再也不能單打獨鬥,獨自完成所有任務。
知識轉移是促進學習社群進步的重要手段
教育改革要有成就, 並不就只是所有個別教師獨力完成任務的總和。相關文獻指出改革成功的關鍵, 是教師們能夠建立起「學習社群」(Community of Practice, Lämsä, 2008),網絡認同改善教學、有共同信念的同工, 透過持續對話、溝通、協同和合作等方法, 互相學習, 分享共同的資源,發展共同的知識,才能累積成果。例如同儕觀課、共同備課, 以至分享社群成員所設計的教學計劃、教材、考卷等, 營造相互支持的教學專業社區。文獻亦提到,知識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和知識轉移(Knowledge Transfer)是促進學習社群進步的重要手段( Gannon-Leary & Fontainha, 2007)。「知識管理」是有系統地獲取、掌握、運用、創新,並且累積、整理和分享知識。例如教師們透過學習社群共同探討、互相觀摩切磋、試驗不同的教學知識及方法,可以有系統地累積及整理,再與其他同工分享。「知識轉移」方面,有學者特別提到「隱性知識」的概念,「隱性知識」是潛藏於教師的教學知識,教師教學時下意識地運用和發揮,整合到教學過程中去,如果隱性知識能夠翻譯成具認知意義和能夠把下意識的教學方法形式化,便能讓別人學習,那麼, 更多的人可以習得良好的教學方法。但「隱性知識」必須研發,才能有效地被認知以致運用於教學。這就是為甚麼今天教育界推動「知識轉移」。教師們可借助資訊科技的優勢,把教師群體發展起來的「學習社群」擴大(Hoadley & Kilner, 2005), 以改善教育。
「活潑教室」── 促進教育專業發展願景
「活潑教室」(AClass)就是以「學習社群」與「知識轉移」的願景而建構起來的網頁平台。「活潑教室」的英文名稱是“Active Classroom”,是一個公開的網上交流平台。本網頁提倡活潑教學,本着以學生學習為中心的教學理念,讓小學、中學,以致大學的教師可以在這裏互相溝通、分享、研究和討論有關學與教的意念及心得,促進教育專業的發展。藉着這個平台,教師可以把教學經驗跟他人交流及分享。
建構「活潑教室」的理念早在二零零五年已經萌芽。二零零五年,筆者在本港一間小學進行為期一個學年的協作計劃。該計劃為一間小學的中文、英文、數學和常識老師提供「提問技巧」研習工作坊,跟教師探討並分享設計教學計劃的技巧,為提問技巧作實驗。為了有效地與更多教師分享相關的經驗和心得,更為了縮減筆者四出為不同學校主持工作坊的時間,這個自學和交流平台──「活潑教室」便因此建立,在此網頁,所有的教師可獲得「提問技巧」的資訊,並能互相切磋。學習社群可在此凝聚。
二零一三年獲得香港教育學院的「知識轉移項目撥款」後,「活潑教室」再往前發展。以前網頁以提問理論與技巧為主;現在內容更涉及多種教學技巧。更將學習範圍從中小學擴展至大學,擴闊學習社群。
本期的「活潑教室」以「促進卓越教學」為主題,為教師提供不同的教學法、教學例子、教學計劃、文章和研究報告,以及其他各種有關學與教的資訊。這些資訊都是經學者、大學教授、中小學老師和準教師「先導試驗」(Pilot-tested)的實踐成果。我們希望教師能夠視「活潑教室」為個人教學的「工具箱」,透過它瞭解各種學與教的概念與技巧,再分析應用,最終建立適合自己的、創新的互動教學模式,促進學生學習。
「活潑教室」並非僅是資源庫,它網絡了對教育有理想的一群實務教師,把研發的教學知識、意念及方法,透過此平台傳播開去,跟所有教育工作者共享;更希望教師在此平台能結成共同合作的伙伴,建立各種學習社群,推展教育。
此外,從「學會學習」、「終身學習」和「學生為中心」的教育原則出發,「活潑教室」也提供了一些有關活潑教學的理論:包括體驗學習經歷(Experimental learning)、實境式學習(Authentic learning)、建構式學習(Constructivist learning)與合作學習(Cooperative learning)等等,作為同工探討教學實務的基礎。
「活潑教室」鼓勵創新教學
初時, 筆者為了要推廣「活潑教室」,希望有更多人提供和使用「活潑教室」的教學材料,便開始在培訓教師的課程中以「活潑教室」的內容作教材,讓學生明白學習可以直接在網頁上進行教學,將來他們教學時亦可以運用「活潑教室」。教育學院的「教育學士學位課程」中,有一科名為「教與學」(Approaches to Learning and Teaching),是透過認識各種教育理論,鼓勵同學運用理論來設計創新的教學。可是,礙於修讀的學生都沒有教學經驗,而「教學」也不宜只作理論的解說,我就利用「活潑教室」的內容,連同相關的影片,要求這些「準老師」在指定時間內按階段完成「活潑教室」的理論探討部份:「提問教學法」、「合作教學法」、「探究教學法」和「多元智能的教學方法」等。上課時,我打開「活潑教室」的網頁,並在關鍵處提出問題(有些已在網頁上) 一起深究; 學生都興致勃勃。我亦會跟同學一起觀看「活潑教室」的教學影片,即時回應學生提出的問題,也即時探討示範老師應用的方法或技巧的原因、手法或效益等等問題。
事實上,使用「活潑教室」的確會提升學習效能,因為它有系統地把主題、綱目及內容組織起來。例如「合作教學」,有理論篇並論述其優點,然後展示不同的運用方法,並提供參考教案。
我設計了一個利用「活潑教室」的內容為基礎的「教學設計」課業,使準老師們積極運用不同的理論去設計創新的教學方法,然後試教(Demonstration / Trial Teaching)。我為同學審閱以組別為單位的教案,鼓勵同學放開學校形式的限制,為自選的主題構思創新的教學法,然後「實踐」這個教案,進行試教並錄影下來。我制訂了一個嚴謹的評分表,如果他們拿到甲等成績,我便會把他們的教材收編成為「活潑教室」的材料。結果,五組同學的課業,都運用了創新的教學法:分組學習、以遊戲進行學習評估、以實驗建構教學等。這些教學例子,都成了「活潑教室」的一部分,豐富了「活潑教室」的內容,也鼓勵了同學完成優秀的教學及課業。
最近剛完成新階段的活潑教室。我也向「學士學位」及「教育文憑」的準老師招手,他們的課業達到優秀水平,便會在「活潑教室」中發表。同學們事後說他們特別努力完成課業,並且在「面書」(Facebook)展示自己在「活潑教室」的作品,當作是一種榮譽。我相信「活潑教室」提供了一個發表的平台,因而鼓勵了不少創新的教學。
也有學校有運用「活潑教室」作為發展專業活動的。例如有學校以「互動教學」為發展學與教的主題,並輯錄「活潑教室」自學模式的教材,來編排學校專業發展活動。也有參考「活潑教室」的教案的,例如「專題研習」的教案較為複雜,而「活潑教室」就提供了一些值得參考的例子。此外,「活潑教室」也是教育局舉辦的「小學課程發展主任培訓課程」的教材,為學校推動課程發展的事務提供值得參考的教材,也為「行動研究」的理論架構提供資源。事實上,改革課室教學最缺乏的就是資源,除了人力資源外,學校都欣賞「活潑教室」那些能提供教學資源給的老師及準老師,提升他們創新教學的動機。
「集思廣益」,是「活潑教室」的精神。筆
者邀請同工瀏覽並使用「活潑教室」,也邀請大家貢獻個人研討的教學心得和例子。筆者更希望同工能夠透過此網頁的網上問卷表達大家對「活潑教室」的意見。 希望「活潑教室」可以和教育界同工一起成長發展。
「活潑教室」網址:
http://www.ied.edu.hk/aclass/
|
「 活潑教育」的主頁面:網頁分為兩個主要平台 ── 學校教育和高等教育 |
參考資料
• 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2006):《教育質素工作:香港的經驗 ── 優質教與學工作手冊》,檢自 http://www.ugc.edu.hk/big5/doc/ugc/publication/prog/tlqpr/handbook_chi.pdf
• 香港教育統籌委員會(2000):《教育改革建議書》,檢自http://www.e-c.edu.hk/tc/reform/annex/Edu-reform-chi.pdf
• Gannon-Leary, P. M., & Fontainha, E., (2007). Communities of practice and virtual learning
• communities: Benefi ts, barriers and success factors. E-learning Papers, 5, 1-13.
• Hoadley, C. M., & Kilner, P. G. (2005). Using technology to transform communities of practice into knowledge-building communities. ACM SIGGROUP Bulletin- Special issue on online learning communities, 25(1), 31-40.
• Kapucu, N. (2013). Classrooms as communities of practice: Designing and facilitating learning in a networked environment. Journal of Public Affairs Education, 18(3), 585-610.
• Lämsä, T. (2008). Knowledge creation and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in communities of practice: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a healthcare organization. ACTA UNIVERSITATIS OULUENSIS GOeconomica,32, 1-2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