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與教資源中心
L & T Resources
現代教育通訊
MERS Bulletin
現代教育通訊 95期 前期教訊:
第95期《現代教育通訊》
心領神會 語文有法
內容技巧兩雙全(一)
吳智光 博士
香港教育學院、
理性溝通教育學會


  一件事情,從開始,進展到後期階段,稱三部曲。語文學習也有三部曲:一為多層讀解展心思,二為讀寫結合析文體,三為技巧策略常運用,此處先論其一。

第一部曲:多層讀解展心思

  語文教學,閱讀是基礎,通過大量和廣泛的閱讀,加上適當的問題導引,可以讓學生豐富知識、陶冶性情、提高學養,又可以開拓思維、吸收作法、豐富詞匯,這些對語文教育工作者而言,都是常識。可以更進一步的是,利用一些讀解學方法,把篇章中一些習以為常的觀念重新詮釋,發掘具啟發性的教學亮點,可進一步提引同學興趣,拓寬學生思維,深化同學的知、情、意。例如,朱自清散文名篇《背影》,有一幕很精彩的描寫:

  我說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車外看了看,說:「我買幾個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我望向那邊月台,柵欄外,有幾個賣東西的在等着顧客。走到那邊月台,須穿過鐵道,須跳下去又爬上去。父親是一個胖子,走過去自然要費事些。我本來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讓他去。

  我看見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可是他穿過鐵道,要爬上那邊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攀着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我看着他的背影,眼淚很快地流下來了。我趕緊拭乾了淚,怕他看見,也怕別人看見。

  當我再向外看時,他已抱了朱紅的橘子往回走了。過鐵道時,他先將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這邊時,我趕緊去攙扶他。他和我走到車上,將橘子放在我的皮大衣上,然後撲撲衣服上的泥土,心裏很輕鬆似的,過一會說:「我走了,到了那邊,記得給我來信!」我看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幾步,回過頭看見我,說:「進去吧。」等他的背影混入來來往往的人羣裏,再找不着了,我才進車廂內坐下,我的眼淚又來了。

  這一幕,文字寫得很細膩,講的是父親送別兒子時為他買橘子好讓他在旅途中吃的平凡事。這類事情很多作父母親的也許都作過,也許都經歷過,是一種日常生活,作者抓住了他那胖父親攀高爬低的鏡頭,娓娓道來,卻很能讓讀者感受到那份淡然而深摯的父愛。從兒子的角度看,情景寫得愈細緻,愈反映兒子對父親的懷緬。我們不妨換上另一角度,加一些現代感,作者父親明顯違反了交通規則,他這樣做是很危險的,合情卻不合理,我們絕不鼓勵。可是,這又不應影響文章的價值,因為,當我們把文章放到整個時代背景下來理解,民初的情況可能就是這樣,人人如是。通過多角度思考與解讀,可以讓學生體會得更深更闊。

  讓我們把眼光放到年紀較幼的初小學生上面,來看看一篇兒童文學作品《門鈴響了》:

  門鈴響了,哥哥和姐姐手拉手回家了。門鈴響了,爸爸和媽媽手拉手回家了。門鈴響了,歡笑和溫暖手拉手回家了。

家對兒童很重要,尤其是初小的兒童。家庭生活對兒童成長的影響很大。文中這個家,有爸爸、媽媽、哥哥和姐姐,他們回家的時候,是手拉?手,帶?歡笑和溫暖的,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很融洽。可是,教師不妨從另一角度去問學生:這個家幾口人?當時「我」在甚麼地方?為甚麼家人不帶「我」一同外出?「爸媽哥姐」竟這麼狠心,把「我」獨留在家!要「我」在家中等他們回來嗎?學生這樣一想,竟又好像破滅了他們對這個家的美好遐想。可是,教師又進一步問,如果「我」在家中是被忽視的,「爸媽哥姐」回到家時,會給「我」感到溫暖嗎?可見,「我」不跟他們一起外出,一定有其他原因,可能是「我」不想外出,可能是「我」因?某些原因不能外出,如補習老師到訪等。可是,當家人外出以後,「我」慢慢又可以生起另一番感受:孤獨、不安、掛念、焦慮……,直至門鈴響了,「我」又是甚麼感受呢?對於這些原因和感受,教師不妨讓學生多想想,開拓他們的思維。從作者的角度看,又是不同:對於這個五口之家,作者刻意把「我」收藏起來,變成「一隻牆上的蒼蠅」,去掃描這個美好的家的溫情。

  承接對家的美好憧憬,我們再看一篇文章《文具的家》:

  鉛筆,只用了一次,不知丟到哪兒去了。橡皮擦,只擦了一回,再擦就找不着了。惠惠一回到家,就向媽媽要新的鉛筆、新的橡皮擦。媽媽說:「惠惠,你喜歡自己的家嗎?」惠惠說:「當然喜歡!所以我每天一放學就趕緊回家。」媽媽說:「你的鉛筆、橡皮擦也喜歡自己的家呀,你怎麼不讓它們每天都平安地回家呢?」惠惠想,她書包裏的文具盒,就是這些文具的家呀!從此,每天放學的時候,惠惠都要仔細檢查,看看鉛筆呀,橡皮擦呀,尺子呀,所有的學習小助手是不是都已經回家了。

  家對小孩子很重要,小孩子需要家、喜歡家。這篇文章就由此展開,運用擬人和類比的手法教導孩子,作者把家的概念放到事事物物上面,引導小孩子明白把用完的物品放回原位,是很重要的,就像小孩子每天放學後都想回家、都要回家一樣。可是,我們又可以這樣想,一切有情的生命,都可以有家,都應有家,都要有家;人要有家,獅子要有家、海裏的游魚要有家,天上的飛鳥要有家。但是,文具物品這些東西是死物,是沒有感情的,為何要作這種類比呢?這正是本文精彩的地方。白居易認為文章的根本是情,有「根情、苗言、花聲、實義」的說法。兒童文學是以情來貫穿世界的,做到「萬物有情」,這是文學的根。從這個角度看,擬人法是眾多修辭法中最基本,卻又是最重要的,它把人的感情投射到事事物物上面去,讓他們都像人一樣,有喜樂憂悲、得失成敗,這是一種從觀看到體味事物的方式,它可以打開小孩子的心靈世界,鼓勵、誘發他們去愛護身邊的事事物物,包括生物非生物、動物植物死物、鳥獸蟲魚、海天山石……,這從長遠而言,能使民德歸厚。

  教師引領學生讀解課文,要讓他們在閱讀過程中作多角度思考,有發自內心的體會和感受,不要滿足於現成和已有的論調,要使學生敢於發問,勇於提出新問題,並嘗試自行求得解答、獲得結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是促導者,組織活動,啟發學生,讓他們自我發現,並把所發現的連繫起來,形成意義。小學語文課本裏的篇章,應該是一個充滿童心童趣的意義世界,向學生展示各種各樣、方方面面的人生,由此成為寫作素材的寶庫。然而,只有那些能牽動心靈的作品,才能讓學生形成深刻牢固的概念,觸發他們作既深且廣的思考。而教師的引導,正是開啟學生思想寶庫,提升學生語文素養的鎖匙,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性。(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