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與教資源中心
L & T Resources
現代教育通訊
MERS Bulletin
現代教育通訊 87期 前期教訊:
第87+88期《現代教育通訊》
語文教學中的文學教學
姚素珍 博士
香港公開大學 教育及語文學院


一、從文學接受看語文教學中的文學教學取向

  文學理論界早已廣泛接受,文學是人類的一種高級而又特殊的精神活動,文學活動作為一種藝術創造活動,它是由世界、作者、作品、讀者構成的一種相互影響的循環系統(如下圖)。其中,世界就是人類的社會生活,是文學活動產生、形成和發展的基礎,也是作家藝術創造的物件,作者和讀者借著相同的社會生活通過文本對話,作者是文學創作的主體,通過文本傳達自己對世界的審美體驗,讀者是文學接受的主體,通過文本與作者精神溝通,而作品反映世界,作為作者與讀者的仲介。①


文學活動構成圖(參考:童慶炳,1992,第6、10頁。)

  文學接受是文學活動的一個環節,文學活動不單指作家的創作,即文學文本的生產活動,還包括讀者對文學文本的接受,就是指閱讀活動。它們相互關聯,彼此制約,只有讀者接受,文學文本才能成為“文學作品”,也才能實現文學的社會功能。文學接受的形式很多,比較重要的是文學鑒賞和文學批評。②

  文學接受除了個性、喜好等個人因素外,還取決於歷史、傳統、環境、時代等外在因素,這些因素實際上就是一種文化制約。③例如,西方的價值觀認為,人類美好生活的目的是幸福,幸福就是自我實現。而中國文化卻從倫理出發,注重人際關係,追求人生境界和人格的自我完善。④其實,讀者在接受文學作品前,已經有了閱讀和接受的經驗⑤,而其影響因素是多種多樣的,以文化條件最為重要。作家創作如果考慮讀者接受,就應該深入研究讀者的閱讀經驗和接受準備。如果作家能依據對讀者的分析和瞭解,預先在構思、創作中有意識地灌注期望視野轉變⑥的內容和思想,那麼,這樣的作家和作品就是好的。

  再說到“文學鑒賞”,是讀者對文學作品所進行的帶有創造性的感知、想像、體驗、理解和評價的活動,從而滿足審美需要和精神享受。只有這樣,文學文本才能成為審美物件,文學的價值才能實現,文學批評才能做得扎實。所以,文學鑒賞比起其他文學活動,是一種更為普遍、更加大眾化的活動。文學鑒賞也是讀者的一種“再創造”,表現在對作品形象的補充與豐富,和對作品意義的發現與增添。文學鑒賞的過程複雜,牽涉到一系列心理因素,如“感受與重建”、“體驗與共鳴”、“理解和領悟”、“判斷與回味”等,它們互相滲透,彼此融合,共同發揮文學鑒賞的作用。⑦

  從以上對文學接受因素的探討,文學教學可以採取下面兩種取向:

(一) 讀者反應取向

  當代文學批評理論從專注作者、專注文本,轉向到讀者,經歷了三個階段,這第三個階段就是所謂的“讀者反應批評”(Reader-Response Criticism)。⑧關注讀者的閱讀經驗和閱讀過程,認為閱讀是一種活動,必須讀者參與,讀者的閱讀體驗是對文本的一種反應,文本作為一種陳述,只是對讀者的行為起作用,而不是可以從中獲取資訊的儲存物,“語言和文本的事實是解釋的產物”,既然是讀者創造文本的意義,那麼,不同的讀者就會對同一文本有不同的看法,文本的客觀性也就消失了。⑨所以,美國沃克吉布森提出“用讀者的觀念來闡釋文學”,並提出“應把文學批評看作整個意識形態(包括教育和道德)的組成部分”。而美國羅森布拉特也提出“文學溝通”的概念,認為文學作品是通過作者和讀者的溝通來實現的。理解作品的過程,包含對作品的再創造,和全面掌握那些有機聯繫的感覺和觀念,這些感覺和觀念是作者用來表達自己的生活經驗和世界觀的。因此,沒人閱讀的作品就不存在文學接受。文學作品中存在一個“冒牌讀者”,那是作者假想的或者是作者所要求的讀者,為了體驗文學作品,生活中真實的讀者會根據自己對文學的不同感受,按照作品語言所規定的,採取一套與自己不相符合的態度和品質,重新創造自己,充當冒牌讀者。於是就產生了文學的潛移默化作用和與社會的關係,即是讀者和作品的關係,不僅僅是自己和作者的關係,也不僅是自己和假想說話者的關係,而是假想說話者的投影,讀者會把自己想像為另一種人。這也就是文學教學的目標,使學生意識到這一點,擴大學生“冒充”的可能性,學生在讀許多本書,並對其中的語言世界作出回應模仿時,學生就變成了許多人,一旦能達到這個境地,文學教學就算成功了。所以,我們可以從讀者、作品及社會三者的關係中,看到文學的教育意義和道德價值,通過冒牌讀者容許學生接受或拒絕作者所提供的角色,就使學生能反觀個人與周圍環境、社會的關係問題,培養出自己的價值體系,從而有能力處理自己面對的問題,實現自我。⑩

(二) 對話交往取向

  許多教育學者提出要以對話為基礎⑪,促使教育方式和價值目的轉變。人們在運用語言或話語表達思想感情、描述生活時,能夠構成獨立的意義,那麼這種語言、思維與生活的本質就是對話的。對話必須在理解的基礎下,不斷生成新的意義,個體在這種生成性的開放空間中,才能不斷展示自我、發展自我、超越自我。因此,人們可以超越時間、空間的限制與不同時代、地域的文本或觀點進行對話,豐富自己的體驗,傳承文化。在文學教學中,對話包括師生雙方、學生之間、學生與文本、教師與文本之間的多重交叉對話。教師的角色被重新建構,成為“內在于情境的領導者,而非外在的專制者。”⑫教師要摒棄傳統權威者的形象,以內在人格感染學生,建立夥伴關係,互相尊重,積極參與交往對話,才能贏得學生的尊重,建立富有生成性的對話關係,這樣的對話才能不斷追求創新,也才能具有批判意識。

  很多文學作品都具有這樣的生成性的對話關係,切合文學文本具有多闡釋性的特質。不同讀者對同一文本的體驗和解釋是多元化的,教師正可以利用文本與學生的平等對話,讓學生根據自己的體驗去獨立思考,而不是依賴教師的見解。這樣,文學教學才會有豐富的內涵。⑬

二、魯迅作品的訪談意見

  以魯迅的作品為例,筆者曾透過訪談,詢問老師對魯迅作品的意見,他們坦言,魯迅作品就反映了那個時代的黑暗、傳統的男尊女卑、婦孺被欺壓的一面,看到那個時代與今日的不同處。了解作者魯迅的想法,對老師個人思想的轉變有很大的影響,令他們對事情的看法開闊了許多,不會再那麼狹窄,例如,面對今天社會上的事情,他們會體諒明白,其實,這些事情都受背景所影響,受一個社會的時代因素所影響,因此,他們能接受多方面的事物,看事情和對事情的接受程度比較寬闊。但是,他們也知道有好些同學不喜歡讀魯迅的文章,說白話文好像沒問題,每個字都懂,但是卻好深奧,不知內容講什麼。他認為原因在於,學生不知道整個時代背景,要去讀就很困難,相信要了解時代背景、要知道魯迅的立意,才可以知道整篇文章講什麼,所以,如果學生沒有背景知識想要去了解魯迅的作品,就會比較困難。也就是說,就時代或政治背景來說,讀楚辭、先秦散文、唐詩等古代文學會容易把握得多。話雖如此,如果純粹偏重於古代文學,而忽略近代或現代文學,也不是一件好事,始終文學發展源遠流長,有個發展和延續的過程,不可以從中斷裂,語文教材的選擇最好當代、現代和古代要平衡一些,如果只側重某一方面的選文,會影響學生對中國文學發展史的認識。

  另外,我也訪問過學生:五四時期的現代白話散文內容比較灰暗些,多寫中年男人的思想心境,未必切合年輕人的思想,會不會覺得那些文章的思想比較落伍些,不適合他們閱讀?學生的答案竟然是否定的。他們認為可以從欣賞的角度來讀,可以知道那個年代發生的事,知道前人的思想,當然,他們不會盲目跟從那些作者的想法。至於,有些學者認為應該選取和學生生活接近的當代作家作品,不同學生也有不同的看法,有些學生認為這樣也有不好的地方,前代作家好的作品,不讀的話,就學不到他們的思想精粹。跟學生生活接近的文章並不一定就是好文章,如果只選讀現代文,眼光會窄。而且,閱讀前人作品,以前人的經驗際遇作為例證,可以讓我們學會思考,不會從單方面去想,對自己的未來生活、處事判斷都有個幫助。總之,學生認為,以文學的角度研讀作品,可使他們多從不同角度去思考,做人有深度些,個人的修養也好一些,令他們變化氣質。

三、結語

  其實,語文教學中的文學教學,不只要培養學生懂得欣賞文章,透過對作家、作品的了解,了解好多前人的思想和生活,豐富他們的生活,以後看事情不會再那麼狹窄,透過文學學習,懂得觀察人生世態,對學生建立自己正確的人生觀有很大的幫助和影響。當然,其中也牽涉到教學法的問題,好的作品還需要好的教師配合,才能水到渠成。

① 童慶炳主編《文學理論教程(修訂版)》第5-6、33頁,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② 劉安海、孫文憲主編《文學理論》第276頁,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③ 這種“文化”就是與人類生活發生關係的能力、習慣等的“綜合體”,包括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風俗等。而人們的價值觀念又決定文化,並表現在精神文化範疇,這便是真、善、美。同時,文化反過來也影響價值觀的改變,價值觀和文化一樣,不是一成不變的,即使是同一時代、同一地區、甚至同一家庭的成員,價值觀念都可能不一樣。人置身於文化背景中,讀者接受要受文化的制約,文化也造就了讀者。參見馬以鑫《接受美學新論》第46-53頁,上海學林出版社,1995年版。

④ 參見前注。

⑤ 這就是堯斯所謂的期望視野(expectation horizon)。他把期望視野分為“生活的”和“文學的”兩大類。所謂“生活的期望視野”,包括讀者的地位和狀況、教育水準和生活經歷、道德價值觀和性格氣質等。而“文學的期望視野”則體現讀者對文學內在規律的認識、以往的閱讀經驗、審美觀、審美情趣及素養等。這些期望視野影響到讀者對文學作品的接受活動,不同的期望視野,導致了不同的讀者對閱讀物件(文本)的需求不同。當然,期望視野也是可以改變的,這就叫做“視野轉變”。參見馬以鑫《接受美學新論》第71-73頁,上海學林出版社,1995年版。

⑥ 參見前注。

⑦ 劉安海、孫文憲主編《文學理論》第286-288頁,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⑧ 同前注,第294-306頁。

⑨ “以讀者為指向的批評”(Audience-Oriented Criticism),或“接受理論”(Reception Theory),德國稱為“接受美學”(Reception Aesthetics),在美國稱為“讀者反應批評”(Reader-Response Criticism)。“讀者反應批評是對新批評派注重文本(文本是一個獨立自足的客體,意義只存在于文本之中,毋須讀者參與,也排除了諸如對作者生平、生活經歷、背景、作者對作品的看法等一切外在因素)的理論的一次反撥,其注意力從文本轉向了讀者。”參見(美)斯坦利費什著,文楚安譯《讀者反應批評:理論與實踐》前言,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版。

⑩ 同前注,第1-5頁。

⑪ 外國文藝理論研究資料叢書編輯委員會,陸梅林、程代熙主編《讀者反應批評》第3-7頁,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89年版。

⑫ 哈貝馬斯的“交往理論”把對話視為一種方法論,認為對話是達成現代交往最合理、最有效的途徑。巴赫金的“對話理論”認為人類只有依靠語言或話語才能生存、思考與交流。

⑬ (美)小威廉姆E. 多爾著,王紅宇譯《後現代課程觀》第238頁,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