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與教資源中心
L & T Resources
現代教育通訊
MERS Bulletin
現代教育通訊 86期 前期教訊:
第86期《現代教育通訊》
沒有國史基礎的國民教育怎辦!
吳迅榮
香港教育學院 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系助理教授


  今年初,國家主席胡錦濤和特區行政長官曾蔭權都不約而同地強調國民教育在香港的重要性;同時,國史教育的議題,也因為南京大屠殺七十周年紀念而再度牽起教育界爭論。眾所周知,推動國民教育必須輔以國情教育,才能提升港人的國民身分認同。另外,了解國情,不單是感性地灌輸中國現時國家經濟的建設,更須要理性地掌握中國歷史發展的得失,鑑往知今,從而培養一種國民的歸屬感,這樣的國民教育,才來得有意義。因此,國民、國情與國史教育有切肉不離皮的關係。

  在進一步討論國民教育議題前,先舉出兩個調查:

  教育評議會進行的調查發現,目前全港有超過四分一的中學(約107所),沒有於初中開設獨立的中史科,卻以融入為通識教育科、綜合人文科、或綜合歷史科、或歷史與文化科等形式將中國歷史「割裂」教授。

  另外,香港電台曾委託港大民意研究調查計劃,訪問500多名18至35歲市民,發現受訪者對中國歷史的認識偏低,55%人正確回答天安門事件是發生於1989年,32%人錯誤回答或不知道中華人民共和國何時成立、南京大屠殺至今發生多久,以及中日抗戰爭維持多久。可見,香港人的國史知識是非常薄弱。

  以上兩個發現,有其密切的相關性,因為香港的國史教育在課程統整過程中,長期被邊緣化有關,以致本港學生在課堂中學習國史的機會愈來愈少。課改的國史邊緣化對推行國民及公民教育的禍害,問題終在今天浮現出來。筆者嘗試從以下兩點去剖析中史科在基礎教育的重要性:(1)綜合人文科不能取代中史科;(2)國史教育有助推行國民教育。

綜合人文科與國史教育

  自2001年課程改革開始,八個學習領域取代學習科目,中國歷史科慘被「綜合人文」學科所「吞噬」。雖然在近年的課程改革中,各地都以學生為本及課程模式多樣化,去配合資訊多樣化和全球一體化的發展,而綜合人文學科也因此在課程改革中衍生出來。可是歷史教育總會在每一個國家的學校課程佔一定位置。即使在邁向全球一體化的年代,各地也同時會盡力保留國家民族文化的特色,所以歷史教育的重要性固然不會有人提出異議。

  在回歸後的香港,將中國歷史變成初中必修科,既有利香港表達中華民族的歷史觀,亦有利於國民教育的推廣!我們為甚麼會用不利於歷史教育的觀點進行國民教育。另外,我們做研習必須以史料史實的鑑證,甚至於歷史翻案的問題,而任何國家的歷史教育,在培養學生客觀、持平的態度及尋求事件真象的同時,都會首先關注自己國家民族的觀點。

  筆者同意綜合人文科作為一種課程模式,可以結合歷史教育、地理、政經和社會學等知識,幫助學生全面作專題研究,這在節奏急速的資訊科技發展的社會自有其貼近時代脈搏的優點。可是,筆者認為,要發展綜合學科,必先在原有學科的學問上,打好基礎,才有理論和知識根據去作跨學科的分析或專題探究。舉例來說,未能了解和分析秦始皇在七雄中如何統一中國,如何因暴政施行而引致滅亡和讓劉邦建漢;沒有掌握西安的位置,河山分布和地形結構等地理知識,哪能剖析秦漢的興衰?這樣,就必須將歷史和地理的知識綜合起來,去思考、判斷和分析問題所在,從而找出適切的研習進路,但這必須建基於原有學科的基礎知識,才能建立綜合分析的能力。故筆者認為,綜合人文科或通識教育,宜在高中課程出現,在初中時期,學生必須打好不同學科的基礎,所以,每一個初中學生就必須修讀中國歷史,並以編年史形式學習,若以斬件式在課堂中講授,換來的是對中國的歷史發展全不掌握,如此又哪有能力以跨學科形式去剖析專題呢?

國史教育與國民教育

  在初中不開設中史科或在整整六年的中學完全沒有教授中史,不單只是香港國史教育的危機,也是推行國民教育的屏障,因為國民教育不可能只憑教師個人的喜好,在綜合人文科中加入一些捨頭取尾的中史元素去感染學生,或倚賴一些如「神州二號」、「四川地震」或「北京奧運」的國情發展事例,又或以唱國歌升國旗等動之以情的活動來維繫,還需要每人以理性思考的角度,來掌握和看待過去的一切,以邏輯去判斷和思考某歷史事件的前因後果,才能確立個人的國民身分認同感。將中史教育邊緣化,只會強化「去批判思考」和貫輸式的國民教育訓練取向,完全與課程改革的目標違背。

  由於三三四學制改革,很多中學遂把中史融入綜合人文科或通識科,這種做法顯然不利國史和國情教育。因為一國的歷史不能斬件教授,也不能純以參觀、懷舊等行為去代替正規的教育課程。從一個民族繼往開來的任務出發,筆者認為教育政策釐定者,應在國家的大前提上推動中史教育,責無旁貸;中史科有意或無意地被邊緣化,只會給人一種錯覺,就是香港回歸後的特區政府,仍將殖民地的去民族和去國家的政策繼續複製,這種背國民教育之道而行的現象,不是教育工作者以至地方及國家領導人所期盼的!

  筆者對國史教育在課改過程中被邊緣化感到詫異,香港已回歸中國十年,為了培養學生的民族認同感,推行國民教育成為現今課程改革的一項重要目標,社會各界已不遺餘力地配合。筆者雖然不是執教中史科,但認為它對推動國民教育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故不容它成為今天教育課程中一個可有可無的科目。

  香港雖然是受西方文化影響甚深的商業城市,又曾受英國殖民統治,但是在今天的一國兩制的前提下,香港一直是中國撫養的一個兒子,血脈相承,去中國歷史的課程,就等於淡化以致斬斷這樣的血緣關係。過往殖民地宗主國為求鞏固其統治地位,不惜利用「教育」在課室不停地灌輸宗主國文化,並透過「去國家」和「去政治」的教育政策去塑造殖民地子民的附從意識形態,以達致穩定殖民地社會秩序的政治目的。過去155年的殖民統治,很成功地操控課室內有關政治議題的教學活動,使學生缺乏批判思考的能力,並把中國歷史科的角色邊緣化,使之成為等閒的科目。現時課改將國史融入綜合人文科,似乎仍繼承殖民地時代那種「去國家」的意識形態,這又怎能履行特區行政長官曾蔭權於《施政報告》中承諾把「國民教育」列為未來其中一項施政措施呢!

  教授國家歷史對民族及文化的傳承十分重要。環顧每一個國家的國民,學習自己國家的歷史,是天經地義的事情,而大部分國家均把國史列為基礎教育的必修科目,中國內地、日本、法國、美國和韓國等如是;有些國家,如加拿大,要求外來的教師補修該國的歷史單元,才能在該地執教中小學。因為國民憑歷史可以建立國家的集體回憶,而集體回憶又必須透過正規的課堂教育活動,才能有系統地將國家的文化、傳統與獨特的氣質,傳承下去;這樣不但可以凝聚國民對國家的向心力,也可以以史為鑑,通過批判思考的過程去反思歷史上的重要事件,為國家開創新思維與新局面。

  總括而言,國民教育的推動,必須結合國史與國情的深入認識,才能引導學生以批判思考的態度,去建立一種情理兼備的國民價值觀,沒有國史的根基,國民態度只會流於感性,這對學生個人的成長沒有好處,更容易變成不問情理的「應聲蟲」。任何國家,只會強化歷史教育去推動愛國教育,西方國家如是,中國也應如是。當我們強烈抗議日本前首相參拜靖國神社,當我們嚴重抗議日本竄改侵華歷史及佔據釣魚台列島,當我們反對藏獨和台獨,卻得不到香港年青一代的支持與共鳴,那是否我們的國史和國民教育不濟的結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