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中國語文科由2002年起採用新課程,配合新課程的會考中國語文科考試也於今年首次舉行。由於新課程取消指定範文,會考中文科不再以篇章考核為基礎,轉而考核學生的語文能力。考試分五個部分,就是:閱讀、寫作、聆聽、說話和綜合能力。考試成績的匯報形式也有重大的變更,摒棄常規參照(所謂「拉曲線」)而使用水平參照。
根據考評局的解釋,水平參照等級評核「會以五個臨界得分來訂定五個表現等級(1至5),第5級為最高等級。表現低於第1等級的起始臨界得分會標示為『未能評級』(U)。在第5等級之內,成績最佳的考生可獲『5*』等級成績。」成績證書上,會分別列出以上五個範疇的等級,考評局並訂定了各個等級的能力描述,「以說明有關等級的典型學生所能做到的表現」。換言之,考生的成績可反映他的知識和技能,他「無須跟其他考生比較,也不會受其他考生的表現而影響自己的等級」。下頁附表是考評局有關中學會考中國語文科的整學級描述。
經過五年實踐,語文老師大概已摸清新課程的方向,但新考試模式只施行了一屆,考核方式在未來一段日子相信仍會引起討論。
中文科主任謝老師基本上肯定新課程和評核方向。他指出在舊課程下,學生有時藉背誦標準答案便可過關,新課程考核學生的語文能力,可以測知學生的真正水平。教學方法也相應較為靈活,課堂氣氛較為活潑。資深教師陳老師則表示教學方法不得不靈活,因為以前老師可以花大部分時間講授課文,但現在除了閱讀、寫作外,還要兼顧說話和聆聽活動,授課形式非得靈活調配不可。然而也因為兼顧範疇廣,學生掌握的技能不夠深入,尤其是文化素養薄弱,文學根基淺。另一位資深教師蕭老師認為,新課程在施教上較自由,學生能否投入學習,甚至熱愛中文課,教師的個人因素會發揮重大影響力。
至於應付新考核模式方面,綜合老師的意見,都認為多閱讀是不二法門。多讀,不但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和寫作能力,也可充實說話素材,磨煉聆聽時的思維反應。
整體來說,老師肯定新評核模式可全面考核學生的語文能力,只是個別考核形式仍有待改進,例如減少答案的模稜兩可,說話內容不一定偏重時事等。
等級 |
整體描述 |
五 |
- 聽說讀寫及綜合能力發展充分,具較高的語文駕馭能力;分析、比較、推理、論證、批判思維、創意等能力表現優異;語文理解深入,運用嫻熟;善用語言策略。
- 透徹理解書面及口語材料;對作品內容及技巧評價鑒賞中肯允當,見解成熟、感受深切,並能深入拓展。
- 書面及口語表達流暢、縝密、積極、靈活、自信,吸引讀者/聽眾,對討論活動有積極貢獻。
- 能選擇與綜合多元信息,並結合相關經驗妥善完成工作。
|
四 |
- 聽說讀寫及綜合能力發展甚佳;分析、比較、推理、論證、批判思維、創意等能力良好;語文理解正確,運用恰當;語言策略運用良好。
- 準確理解書面及口語材料;評論言而有據,並能適當拓展。
- 書面及口語表達通順切題、前後連貫;形式運用合宜;回應恰當。
- 能選擇與綜合多元信息,並結合相關經驗恰當完成工作。
|
三 |
- 聽說讀寫能力發展尚佳; 分析、比較、推理、論證、批判思維等能力表現中等;語文理解及運用一般。
- 正確理解書面及口語材料;能作簡單評論及推論。
- 書面及口語表達大體通順切題,有中心;能作必要的回應。
- 能選擇並粗略綜合多元信息,基本完成工作。
|
二 |
- 聽說讀寫能力初步發展;粗具分析、比較、推理、論證等能力;語文理解及運用可滿足基本需要。
- 能理解書面及口語材料的大要,並作粗略評說。
- 能基本表達與問題相關的意念,詞語尚可達意。
- 能引用部分信息,敘述相關見解。
|
一 |
- 略具聽說讀寫能力; 能進行最基本的辨認、分析及比較。
- 能找出書面及口語材料中的明顯事實,了解口語大意。
- 書面或口語表達能傳遞零碎意念,有時辭不達意。
- 複述或敘述部分信息,能作粗略回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