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6年9月開始,全港小學正式實施教育局頒布的中國語文新課程。在短短的一年多之間,筆者走訪了數十所小學,探討他們實施新課程的情況,並總結出一些有趣的發現。
能力還是文學
中國語文科的課程改革,早在內地及台灣引起過大大小小的爭論。或者,追溯更遠,這種文道之爭,可能是自古以來的事。其實所謂工具性與人文性(借用國內的述語)的爭論,表面上在香港並不熾熱,但暗地裡,卻仍然是熱騰騰的。
首先,在2006年初的一場小學語文教科書選戰中,學校與學校之間;出版社與出版社之間;老師與老師之間,就以能力導向,還是文學成份才是新課程的選書原則,各自就自己的立場,私下議論紛紛。就筆者所見,傳統語文訓練出身的老師,多以教材的文學水平為依歸,反觀較年青的中文科老師,特別是接受教院培訓不久的,多以為語文能力學習點,才是選書的要素。這種分歧初時只是停留在理念上,但到了選擇教科書的關鍵時刻,便轉化成一個具體的選書標準的問題,即課本能力架構與篇章質素的取捨。
架構還是篇章
2006年初,本地教科書出版社出版的小學語文新教材,走進了三個路向,(一)標榜能力架構清晰,語文學習點充足;(二)標榜篇章優美,文學水平高;(三)標榜趣味及容易使用。選書戰的初期,標榜趣味路向的教材,早已被老師暗地裡摒諸門外。2006年4月的復活節後,逐變成兩雄競逐,其一是語文專家學者的能力架構及語文學習教材,其二是著名作家們的優秀篇章結集而成的課本。在2006年一戰中的最後結果可算是旗鼓相當,這正反映當時的小學語文老師也是截然分成了擁護能力架構及支持篇章質素的兩大陣營。
實際課堂操作的問題
由2006年9月至2007年4月,雖然是短短半年多,但是在中國語文新課程的實施經驗來看,卻是驗證新課程及新教材成效的重要時刻。結果,情況起了突變,嘗試使用能力為本教材的老師,明顯地感到相當吃力。除了因為使用新教材外,更重要的就是,當他們努力做到培訓學生能力學習點時,出現了以下的問題,(一)學生反應不積極並對課堂感到枯燥乏味;(二)由能力導向及語文教學專家編寫的教材,冗長而且難以在課堂上完成;(三)在共同備課及校本剪裁的過程中,能力架構及學習點本來是剪裁的藍本,但卻又變成校本課程的枷鎖,老師難以在嚴謹的架構及能力點上作取捨,所謂牽一髮動全身,老師為顧全整體學習架構,不能隨意再加入其他如文化、文學或品德情意等較軟性的元素。
如此種種,課程剪裁及課堂實際操作的問題,引動了2006年的語文教科書選戰的餘波。這一浪的餘波,先是數十間仍沿用舊語文課本的學校,四出打聽,在試用了一個學期後,是能力為主導的課本好用,還是以篇章質素自居的教材易教。初時,答案仍未很清晰,但到了2007年5月左右,幾間本地龍頭小學,包括傳統名校及新進小學,出人意表地,一下子毅然放棄試用一年的能力導向教材,倒向以篇章質素為賣點的課本。此舉在學界引起了特別關注。語文教師們都探問,為甚麼某某名校會一年後「轉書」。其實答案不外乎課本的實用性而已。
「轉書」現象解讀
筆者嘗試為此現象解讀,首先雖然新課程並未在指引中限制學校的語文科發展方向,但是,能力導向似乎在課程精神中若隱若現。然而,學校及老師由傳統語文教學一下子全面轉移為能力導向教學,是否已準備就緒?此外,實踐是驗證的最好方法。既然有學校嘗試過,而發現未能適應,自然就會有學校採取較務實的行動,以確保學生的成績及教學的正常運作。
此外,用普通話教中文,圖書教學及其他方向的語文教學發展,亦在這場教學方向及教材選用戰役中發揮作用。學校要靈活地根據校本情況,調適語文課程,就不得不選一套體例及架構較精簡和兼容性較強的教材。換句話說,「空間」變成了重要的考慮因素。當然,以篇章質素為主的教材,它的調適空間比架構嚴謹的能力導向教材,自然大得多。加上出版社懂得順應學校要求提供專業的校本課程支援服務是重要的關鍵,到了2007年的暑假前,形勢漸見明朗,小學語文教材及教學法都以篇章質素的理念較為受小學語文老師支持。
對於這樣的結果,可能有人會感到意外,但筆者反而認為,這正是新課程的精神和本地老師們的負責任態度;在語文教學的不同趨勢及發展中,找到最合適自己學生的教材和教學方法,即是以學生的興趣及生活經驗出發,用語文的典範(即文學作品)作為教材,配合校本的需要,發展出適合自己的小學中國語文校本課程。與其說是能力導向,還是篇章導向,不如說是校本導向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