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科技教育的五年大計
1997年首任行政長官在施政報告中宣佈,香港將要成為世界上發展及使用資訊科技的領先城市。宏圖發表之後,為期5年的全面資訊科技教育藍圖旋即展開。一九九八年十一月,教育統籌局發表了《與時並進
善用資訊科技學習 五年策略1998/99至2002/03》後,推廣和實施香港資訊科技教育的使命和抱負,變得更清晰明確。教育統籌局的《善用資訊科技學習五年策略》,當中包括:
1. |
提升所有學生使用資訊科技的機會, |
2. |
為教師提供資訊科技的培訓及支援, |
3. |
應用資訊科技支援及改進學校課程及教學質素, |
4. |
建設一個促進資訊科技教育的全港文化。 |
轉眼間回歸已9年,香港隨著世界的大潮流,亦成為了一個廣泛使用資訊科技的城市。在教育方面,資訊科技在本港學校的普及亦是無可置疑。就以1998年提出的5年計劃目標來看,大部分都可算達到。學生接觸及使用的資訊科技器材的機會已大大增加;大部分教師已接受使用資訊科技教學的培訓並且通過考核;隨著教育城的建立,建設一個能促進資訊科技教育的本地文化亦已邁出一大步。然而,在有效應用資訊科技來改進學校課程及教學質素方面,成效仍然存疑。雖然不少學者及教育界人士都承認,資訊科技的確在學校運作及某些科目的學習上帶來成效(例如Leham
2000;Stuart and
others 1999;Ashe
1998;Baker and
others 1997),但是亦有聲音提出,香港的資訊科技教育較著重硬件或科技本身的引入,而在學與教的內容上卻未能配合。馮新偉在《資訊科技教育通訊》第
24 期中有感而言:香港在資訊科技教育的發展,經過了五年的艱辛的歲月,雖然已滿足了量的要求,總算有了些微成果,但是要全體老師在實質上的範式改變仍有待努力。
資訊科技與學教內容的配合
Taylor及Quadrelli(1996)曾經提醒,成功的資訊科技教育須同時以教學法及學習上的堅實發展來配合。祁永華及潘世榮等亦在「邁向廿一世紀香港資訊科技教育政策(基礎教育)初探」中,提出運用資訊科技來改進教學的方法:
資訊科技可突破教學及學習環境的限制,改善傳統教學模式與制度,使教材、教法及教學媒體多元化,更可提供寬廣的學術領域……創造了多元化學習媒體,延伸了學習的時空,教師獲得一教學助手,學生可依個人能力與興趣自我學習,教師則扮演啟發者的角色,輔導學生學習,使因材施教與終身學習的理想得以逐步落實。
就充分運用資訊科技來改進學與教的問題,筆者曾經走訪為數不小的中小學。初步印象,仍覺得這個似乎是發展資訊科技教育或運用資訊科技改進學習的必然階段;即以學校現時的資源及文化來看,一般都會先在添置科技器材、學習電腦軟件的使用、嘗試架構網絡等工作上起步,然後才留意到課程內容和教學法等的配合。然而,筆者亦發現個別的學校,鮮有地能夠有效做到,資訊科技與課程同步發展,以下是其中的一個例子。
以校園電視台發展學生的共通能力
例子中的學校是位於東涌的道教青松侯寶垣小學,該校是教統局資訊科技教學卓越中心學校之一,負責資訊科技的老師是林偉強老師,他同時亦是一位外借教統局資訊科技組的老師。該校在過去一段日子,不斷發展校內資訊科技教育,先後從優質教育基金及其他途徑,獲得多項撥款和資助。他們先後設計並實行多個資訊科技教育計劃;包括校園電視台、運用PDA及無線網絡進行數學科全方位學習及聯校視像專題研習等。其中令筆者印象最深刻的是以下介紹的「運用校園電視台發展學生共通能力」這個計劃。
雖然校園電視台計劃已不是什麼新事物,但在訪問的過程中,筆者發覺該校在設計資訊科技教育計劃與課程配合上,帶出了值得借鏡的概念。
理順資訊科技計劃背後的教育理念
原來負責該計劃的林老師及其IT組員,早在設計校園電視台項目前,就希望走出一般校園電視台的工具性目標,而希望深化這個計劃的學習成分;於是他們除了花心思在器材項目上,更首先區分清楚校園電視台本身在教育上的功能
(見圖一),然後再按自己學校的特質和學生的需要,選取了以發展共通能力為主的目標範疇。雖然,設立及操作校園電視台,必然是一個學習資訊科技的機會,
但是侯寶垣小學的老師們,並不滿足於為IT而IT的工作,相反,他們不斷尋找方法,加強計劃的學習成效。 |
|
圖一 校園電視台背後的教育理念 |
在選定目標為運用校園電視台發展學生的共通能力後,下一步便是設計出真正能提供學習及應用共通能力的機會。這個亦是整個計劃的靈魂,正如林老師表示,
一般校園電視台的計劃,牽涉的多是硬件的選購預算、適當使用器材的計劃和評估的方法等,這些對他來說,可算易如反掌,但是想到課程及活動上的配合,便是最頭痛的了。林老師為此曾經請教於不同的專家及學者,最終他們設計出一個具體的框架,用以作日後運作校園電視台的指南。(見圖二)
圖二 校園電視台與九種共通能力
兩種機會學習九種共通能力
甚麼是兩種學習機會?第一種機會是從節目內容中學習。校園電視台的節目內容當然可以多姿多彩,但是如果要這些內容提供發展共通能力的機會,就不能只把電視台當作報告板或視像傳聲器看待,節目內容必須具備創作性、協作性、溝通性、解難性、批判性和研習性(見表一)。例如,把師生對話和同學對話等活動放置在電視台的節目內,同學便有機會學習別人溝通的方法;當同學知道他們創作的戲劇或表演會透過校園電視台向全校同學播放,甚至透過互聯網讓家長及親友欣賞時,他們創作的動機便大增。
表一
透過內容建構
促進學習 |
實例 |
創作性 |
校園戲劇,遊戲活動…… |
溝通性 |
小記者,師生對話,同學清談…… |
解難性/批判性 |
校園及社區問題,媒體資訊…… |
研習性 |
專題分享或匯報,網上專題研習…… |
協作性 |
班際,隊際比賽,競選活動…… |
第二種機會是發生在真正運作校園電視台的時候,要為參與服務、管理及操作的同學訂定守則,而這些守則,正是另一個培養九種共通能力的途徑(見表二)。例如,當守則規定小組組長要協調組員的服務時間和合作完成指派任務時,同學就有真實的處境來學習協作;當負責拍攝的同學,面對眾多的活動可以報導時,
他們便要選擇最適當的畫面來拍攝以善用資源。
表二
透過製作過程
促進學習 |
實例 |
溝通與協作 |
行動計劃,組織資源,分工及合作 |
自我管理 |
自律的工作日程,資源管理及責任感 |
運算 |
做預算及記錄,管理金錢,時間及其他 |
運用資訊科技 |
產品學習,應用及反思,資訊的選擇 |
解決問題 |
選擇方案及衡量得失 |
批判性思考 |
體會媒體工作的限制及缺點 |
樂見其成
青松侯寶垣小學的校園電視台已經運作了一段日子,雖然原先設定的計劃不一定能全部實行,但是正如林偉強老師說:「一切仍朝著開始時的方向前進」。曾經參與資訊科技教育或其他校本計劃的老師都可能會同意,這類計劃就有如行動研究一般,一面設計,一面試行,然後修正再試行。並沒有戲劇性的大躍進,而是一點一滴地累積經驗。當我們的資訊科技計劃已為學校帶來足夠的電腦設備後,
在思維上,我們也一定會朝向更實質的學習成效及更徹底的教學範式轉移,這樣,侯寶垣的經驗可為大家帶來一點啟示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