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0年發表的《香港教育制度改革建議》報告書,提出了教育制度中的評估模式必須改變,並設立「全港性系統評估」。評估目的一方面使學校掌握學生在中、英、數三科是否達到基本能力水平,從而制定改善教學的計劃。另一方面,推行全港性系統評估有助政府及教統局掌握全港學校在中、英、數三科的水平資料、以便為有需要的學校提供支援及監察教育政策推行成效。
到了2004年7月,全港學校舉行小學三年級的全港性系統評估,筆者從中觀察到一些有趣的現象和問題,值得與教育界同工分享及反思。
評估理念 全港性系統評估按基本能力評估的要求,評估學生中、英文的讀、寫、聽、說能力;數學科的評估範疇是數、圓形與空間、度量及數據處理能力。
系統評估設立的目的,是檢視學生學習能力,並非考查學生的知識。但教師若用傳統方法施教,只著重知識傳授,要求學生「背誦」語文知識、數學概念,而不改變教學策略和方法,那麼,當學生面對跟課堂評估模式不一樣的系統性評估時,必會遇到一定的困難,甚至有學生會投訴說:「評估形式與學習形式,內容上有天淵之別,叫人如何適應?」此外,當學校收到教統局的評估時間表,不少老師對基本能力的評估理念仍然混淆不清,他們只翻查網上參考試題樣本,操練學生。
綜觀以上各點,筆者認為教師首要認識評估的目的、內容和形式;反思個人採行的教學模式是否切合現今教育改革的要求。不然,「臨急抱佛腳」為評估而評估、操練學生的現象,不但弄錯系統評估的目標,還會浪費學生的寶貴時間,甚至犧牲他們的學習機會。
加強問責 按教統局公布,全港性系統評估有助提供客觀數據、供政府評估教育政策推行成效。在今天講求「問責」的大氣候下,公帑花完,成效如何?在經濟掛帥的香港社會,這是各階層關心的問題。然而,即使政府掌握評估數據,是否有勇氣面對現實及時為學校提供適當支援,協助改善學與教?香港推行校本管理,學校按社區環境及學生特色發展校本課程,旨在提升學與教的水平。因此,評估資料其實只能為政府提供指標性的數據,相關數據並不能確實評估學校整體的教與學成效。學校領導者接到了學校報告後,可作為自評的工具,藉此了解整體學生在各科目及不同技能範疇的強弱項,並與全體教師訂定改善方案及行動計劃。倘若校長抱平常心面對報告,關注教師的教學效能,並為教師提供適當支援,教師能在壓力較少及自由的空間下,互相討論改善教與學的方法,投入更多心力。
本末倒置 自2004年7月全港小三進行全港性系統評估後,一般教育同工都批評措施不足,尤其以首次出現的說話評估安排最令教師不滿,因為相關措施對學校造成不便及不公平現象。此外,在繁忙的工作下,校長、老師和家長對教統局的政策,未有充裕時間理解推行理念、內容及細則。
據筆者的觀察,老師普遍期望學生在評估中取得好成績,所以在短時間內安排學生操練,期望他們都掌握評估形式及熟習有關內容,不致臨場失準。然而,這卻間接造成教師、校長為評估而評估的現象。最諷刺的是,當學生接受操練及模擬考試的同時,教統局官員長卻表示系統性評估只是低風險評估,學校不應該進行任何操練。儘管當局大派定心丸,在「殺校」的陰影下不少校長對教統局所言存疑,紛紛調動,停止部分活動,安排學生進行聆聽、口試的訓練,這無疑令學生加重擔子,承受不必要的考試壓力。而家長也對評估形式認知不足,常常向校方表示憂慮子女評估的成績表現,不少學校於是特意安排家長會以說明系統評估設立目的,這無疑對學校構成了額外工作和壓力。
發放資料的灰色地帶 全港小三學生的系統評估表現在2004年12月初公布。教統局公布結果前要求學校簽下資料的使用守則,規定「不得作宣傳……用途 」。然而,即使學校簽下守則,在僧多粥少、收生不足的情況下,這些數據是否可以令到校長不違反專業守則,利用灰色地帶把資料發放,以收宣傳之效。筆者有感而發,作為學校領導者,今天管理一家學校有如經營一盤生意,「生意不景」的日子,校長必須思量「開源」之道。寄望教育同工抱持教育理想,勿在「殺校」陰影下作出非專業的決定,造成惡性競爭的局面,鋌而走險,破壞當局推行全港性系統評估的「美麗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