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先解釋兒童文學跟語文教育的關係。教育發展是要跟時代及需要與時並進的。早期,約八成中國人都是文盲,制定教育政策的目的原是為了解決文盲問題、提升國家的發展速度和文化水平。時移世易,現在文盲不像以前那麼多,教學應該改為以深化人文為主要目的。
可是,現今的教學法用認生字、把課文多讀幾遍、不斷抄寫等舊方法為主。由此可見,教育政策和方法還是跟不上時代的腳步。加上,現代孩子在課堂外已經吸收了許多知識,回到學校仍然用舊方法教育新兒童,難怪他們覺得上課枯燥乏味,失去學習動機。兒童文學跟地方文化有緊密的關係,題材多以學生身邊的事物為主;如果配合教學應用得宜,可以達致深化人文的目的。
文化環境左右文學發展
左右文學發展的首個重要因素,莫過於當地的文化環境,因此我先跟大家分析三地的文化環境特色。內地雖然對外開放,但不少地方仍有政治束縛,這種有形無形的束縛在兒童文學作品上顯而易見。不過,大陸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根基,出產了不少優秀的文學作品。
香港長期受英國人統治,教育政策並非為了與國內銜接而制定的,英語成為重要的教學語言。在這種教育環境下,學生的語文能力差異很大。香港的文學作品中,功利色彩濃厚,這反映了香港是個人口密度十分高的商業都市。可是,大家不要認為功利是一件壞事,如果反過來用正面的觀點看,沒有這些因素就沒有今天香港的繁榮。香港人都十分辛勞,光看香港教師就知道,他們教務繁重,仍可以有效率地處理行政工作,這股工作魄力令香港的發展比一般都市迅速。這種優勢,其實可以作為切入點以推動教育改革。
台灣的文學環境,好處是不論文類或者是教學方法都朝多元化進行,相對而言,卻因為較易受外來次文化影響,近年來出現很多「哈日族」、「哈韓族」的學生,就是基於這個原因。可是,台灣政治社會近年也出現了一種「自閉」的傾向,這無疑對文學、文化的發展帶來更為不良的影響。
三地兒童文學的表現
兒童文學的文體、文類很多,兒歌、童詩、童話、寓言、民間故事、神話故事、兒童小說、兒童散文、歷史小說、動物小說、科幻小說、科普文學、知識類兒童文學等都是。中國大陸的作品中,以童話及小說的表現最為出色,這是因為當地文化根基深厚,作者創作時無法以三言兩語抒情達意,就以長篇形式出之。而文章的長短也左右學童的語文能力,內地兒童在閱讀長篇文章的環境中長大,專注力和語文能力都較強。我留意到大陸的兒童文學作品即使長達萬字甚至數十萬字,也有不錯的銷量,當地兒童也可以面不改容地,靜靜把這些長篇文章看畢。
香港的兒童文學作品中,則以生活故事類最為發達,因為故事的篇幅多以短、小、輕、薄的形式呈現,這些故事的主題跟現實生活息息相關,反映了香港人急速的社會步伐,也充分代表了地方文化的特色。
兩岸三地因文化環境不同,發展出來的兒童文學各具特色 台灣的文類相當齊全,幾乎甚麼類別都找得到,相對而言,以童詩和繪本的發展最為蓬勃。我觀察到台灣童詩發達的原因有二;第一,童詩篇幅短而意義深遠,教師很喜歡且容易以此當作教材;第二,許多教師自己也成為了不錯的童詩作者,並產生許多優良作品,因此出版社很容易出版童詩讀本。
繪本方面,台灣教師也常常應用於教學上。今天已經步入圖像時代,生活環境有許多以圖代意的例子,因此,教材更應該大量加入圖像,使學生的圖像解讀技巧得以深化。圖像不但對藝術教育發展十分重要,也是人類重要的表意符號,有鑑於此,優質的繪本教材就在台灣流行起來。
文學跟語文教育的結合
至於兒童文學應用在教學方面,三地各具特色。在中國內地,兒童文學近年來受到教育部門重視,開始大量採納作為教材。加上很多兒童文學作家或對兒童文學有研究的學者,也加入教科書的製作行列,這是個好的現象,值得欣賞和鼓勵。
可是,內地課程的教學方式的改變還是走得較慢,這與教育政策的解放有很大關係。舉個例說,有一次,我跟幾位台灣的教師到中國大陸交流,台灣教師運用創新手法示範教學,令大陸教師訝異不已。雖然大陸教師用的教學方法已在改變中,但由上而下的教育政策畢竟導致教學方式的僵硬與目標不能配合,但我相信政府不久就會採取逐步解放政策,漸次由各地學校與教師帶頭改進語文教育。
因地理環境的優勢,香港很容易接觸兩岸三地的兒童文學作品,並且大量在課堂上應用,這令到香港容易吸收大陸和台灣的長處。可惜在教學上,兒童文學與教育的結合幅度不夠大,也不夠深。歸根究柢是與香港教師工作太忙,缺乏教研機會有關;但以香港教師的工作量,他們仍努力不懈地推行教改,目前的表現已十分出色了。
台灣在教材應用上轉變很多,教學方式改變幅度更大。不少教師都自己編寫教材而不使用教科書,不過值得提醒的是,教科書在今天仍然具有它的價值與功能,教師應該採用教科書;但不僅採用教科書來教學,教學法也得與時俱進;只要方式調整好,任何讀本都能教出優秀的學生;因為教科書的通行,對於一個社會的取得共識,有無可取代的價值,至於它缺乏趣味的缺點,則可透過教學方法和評量方法加以解決。
許多國內外的例子都證明了「閱讀」才是最有效的學與教的方法,善用書本能夠取得比傳統教學更有效的教學效果。以下三種教法最常得到台灣教師應用,而且是一種以書本閱讀為主的教學法。
1. 核心閱讀法:
選取一本核心讀本教授,讓學生了解故事內容後,設計不同的延伸問題及活動讓他們在配合思考下,啟發更多知識。
2. 主題式教學(專題研習):
主題式教學法是圍繞一個主題,搜集不同書本尋找資料,藉深入研究、歸納結論而獲取知識。
3. 分組討論:
這是一種由個人延伸至群體的學習方式,可以安排同一班學童看不同的書籍,在老師引導下,分組討論並且各自說出對某書的感受。
結語
以書本為主的教學,彈性和延伸性無限,教師可根據學童的特性和教學需要設計教學。再者,很多針對兒童而出版的書本,已經列出明確而具體的教學目標和指引,方便教學者靈活運用。目前兩岸三地有不同文化和主題的兒童文學作品,只要配合適當的教學方法,加以運用,相信可以取得不錯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