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簡介
趙憲邦先生:
香港大學教育(體育)學士,現職荃灣潮州公學下午校副校長。1968年開始加入新界學界體育協進會(現香港學界體育聯會)擔任委員。亦為荃葵青體育教師會及香港體育教師學會創辦委員,30多年來均有參與社區及學界體育活動工作;現為教育署課程發展議會(體育)委員,曾任教育署課程發展議會(小學體育)主席。
何敬恩先生:
畢業於羅富國教育學院,其後在澳洲完成教育學士及碩士課程,曾於政府官立中小學任教體育科及任職於教育署課程發展處,專責體育課程發展工作,現就讀於澳洲悉尼大學,為該校教育學系博士班學生。
|
我們可通過參與不同的教學活動
來幫助學生建立持久的運動習慣
|
反思體育的內涵
現代體育的發展與社會需要有著相互而密切的關係。例如從1903 到30年代中期的五四運動期間,中國的體育教學充滿了濃厚的「戰時體育」意識(賴天德,2000,P.4)。那時的體育教學活動強調提高體質以保衛國家,而北方的軍伐更在1922年以軍士訓練取代當時的田徑活動,成為主要的體育課程內容(Gu,
1990)。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初期,體育教學為國家獻上特殊功用。立國初期,國家基本上被西方強國所圍攏,運動被喻為和平及可行的方法來打破這個困局,體育運動的發展亦因此被重視。經過了三十多年的發展,中國終於在1984年的奧林匹克運動會中拿到第一面金牌,自始之後中國成為運動強國,而個別項目的發展更成為西方國家爭相模仿和學習的對象。在這三十年間體育教學在順應國情的發展下逐漸形成了她獨有的特色,體育教學課程的發展除了要滿足國家對人民體質的要求外,同時亦成為培養金牌選手的基礎園地。
當踏入21世紀的時候,我們所面對的政治、經濟及社會問題跟50年代很不相同,教育不單要滿足國家的需要,還要在過程中培養學生的適應能力,例如懂得與人溝通、懂得創作、懂得批評、懂得自我增值等。因此世界各國正努力改變或革新課程以配合時代的需要,中國的體育教育也隨著素質教育的出現而發生變化。
從九十年代開始,教育發展基本上已經從「升學教育」和「應試教育」的模式轉到「素質教育」的軌道上,而該政策必須全面貫徹執行。1994年中共中央召開第三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李嵐清先生在工作會議中明確指出,「基礎教育必須從應試教育中轉到素質教育上」(1999,
P.29)。自此之後,國內學者對素質教育作了多方面的探討,而該會議對素質教育就有以下的看法:素質教育不是英才教育,而是國民教育;不是選拔教育,而是普及教育;不是淘汰性教育,而是發展性教育。換句話說,體育教學並不是單為培養尖子而設,而是要兼顧培養每個學生均有特質的運動習慣的使命。素質教育同時強調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因此體育教學需要在考試評核、課程設計教學活動等領域作出適當的改革及更新(曲宗湖,楊文軒,1999),在學習過程中同時專注學生得到怎樣的經驗,以致他們離開學校後對體育活動仍然產生莫大的興趣,並且繼續從事健康的體育活動。
為了多了解素質教育的實質意義,各省、區及學校單位均進行了廣泛的討論,並且形成了相應的教學文化,體育工作者亦在探索過程中體會到如何與素質教育配合。這些探索的文化逐漸把體育發展工作形成了幾方面的改革方向,當中包括:
- 體育課程的更新,以適應現代社會的需要;
- 體育教學方法的改革,例如:利用資訊科技於 體育教學上及引進不同的教學活動以增強學生 的自學能力;
- 對學生主體地位的再認識;
- 課外活動與體育發展的研究;
- 確立全民健身概念及體育經濟化方向。
這幾方面的發展,本質上以中央思想為主導,各地教委因地制宜加以貫徹實施,所以各省、縣及區於實施時亦各有特色。而當中亦牽涉體制改革、調整教育結構及優化教師隊伍等活動。以下就嘗試用素質教育與學童身體素質及學校體育文化的發展為例,討論中國體育教學在改革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從而反思香港在以上幾個改革方向的發展路向。
從國民身體素質發展到素質教育
在這幾十年間中國人民的平均體質有著明顯的改善。據統計在1979年間就有6,253,105位在體質方面達到國家的要求(Tiyu
Nianjan, 1979, P.885-886)。其後大型的體質評估更按年舉行,若把這些數據跟1955的數據比較,中國人的平均高度和重量均按年增加,壽命也比以前長(Xie,
1990; Yu, 1992),而中國的學童在體質方面明顯地比香港、澳門和日本的學童優勝(Hatano, Zou, Lu,
Fu, Chen and Shi, 1996)。
中國人民體質之得到改善與近代體育政策發展不無關係,例如國家規定每個學童每天最少要有一小時的活動時間(1982,教育部關於保證中、小學生每天有一小時體育活動的通知),為了達到該目標,學生每天進行15至30分鐘的課間操或早操,每天上、下午共兩節各5分鐘的眼睛保健操,每星期有2-3節,每節35分鐘的體育課,另外每班更按日子輪流在早上或下午進行早鍛煉或午鍛煉活動,每個星期有半天的時間,學生可按自己的興趣選擇不同的課外活動,另外每個學生必須達標完成各體育評核項目,對於超標完成的學生更可以在高考成績中獲得特別加分,這些分數對於學生能否進入重點大學尤為重要。
就筆者近期參觀的幾所國內的中小學發現,每所學校均靈活地採納以上所提及的發展模式,以保證學生在校內得到足夠的活動時間來發展其身體素質。好像上海市南洋模範中學及上海市第四中學就安排每班學生每星期按日子早上回校自行安排體育活動,例如在操場上緩步跑或在戶外的攀爬架上做柔軟體操。在天津市河西區中心小學及天津市第二師範學校附屬小學,就安排每天30分鐘的課間操,每個星期有半天的時間,學生可按自己的興趣選擇不同的體育課外活動。從以上的觀察來看,學生基本上得到充足的時間進行體育活動,學校亦從整體課程設計方面保證了學生的身體素質發展。從學生體能數據來分析,中國的下一代的確比以前更健康,不過對伍紹祖先生來說,學生的身體素質不但要得到保證,學校還要「抓住體育教學」(伍紹祖,1996)。究其原因,因為近來國內的學者發現「學生離開了學校就離開了體育」的現象(鄧飛,2000,P.113),這些現象可能和課程過分強調統一,課程缺乏對個人素質的發展有關。
例如賴天德(2000P.197)就提到體育教學必須有創新性,「有時候在我們的體育課中,學生就像木偶一樣,〝請你跟我這樣做〞這種以教師為中心的課堂學習方式是大量存在的。學生不用動腦,不需要加以思考,只是按著老師的設計去做,老師讓他們做甚麼,他們就去做甚麼。」
曲宗湖,楊文軒(1999P.131-132) 對現在的體育教學就有以下的看法:「我們多年來一直嚴格按照講解、示範、練習、防止與糾正錯誤、鞏固與提高的模式,進行體育教學活動。學生在教師的統一指令下,疲於聽講解、看示範、反複練習,而沒有時間去感受和體驗健身運動的樂趣;教學過程過分地強調統一,方法單一,學生缺乏主動,體育課缺乏生機,使教學顯得機械、呆板、從而使學生喪失對體育的興趣,體育教學效果的提高無從談起。」
筆者在天津時有機會觀察幾堂體育課,若果從達標的眼光來分析學生的表現,學生無疑地完成了教師的要求,並且能夠完成各指標,但課堂活動能否給予學生自學的機會,或者啟發學生的創意學習卻存疑。就正如曲宗湖,楊文軒所討論一樣,學生按照既定的格式進行練習,教師按既定的格式進行講解和示範,體育課缺乏了學生的參與而顯得呆板。其實素質教育不單要求以學生為學習本位,還預期教師通過不同的課堂活動,例如小組討論、模擬設計、利用工作紙或預先設計的課題研習等,來培養學生的思考和創造能力以及學習興趣。通過參與不同的教學活動,來幫助學生建立持久的運動習慣。
體育教學效果的好與壞,不單取決於體育教學內容的選取,還取決於體育教學的組織及課程的安排。有了好的教學內容,卻沒有適宜學生身心發展的組織方式和課程內容,體育教學效果便難以保證。從這一角度來分析,要突破傳統體育教學模式的束縛,必須從探索「教育」的實質意義作為出發點,同時改變體育教學過程中,學生處於被動灌輸的角色,從被動中轉為主動學習,在課堂中加插適當的教學活動,營造輕鬆、活潑、歡樂的學習氣氛,讓學生在快樂的環境中體驗體育的樂趣。在教學組織上,以
「活潑、自由、愉快」為主調,嚴密的課堂紀律與生動活潑的教學氣氛應該互相結合,強調教師與學生之間有多向的交流,改變那種機械呆板的教學,才可以為改革帶來生機
(曲宗湖,楊文軒,1999,P.131-132)。
因此,從素質教育的觀點來看,體育改革基本上應涵蓋不同的環節,當中包括教學法的改變與及課程的編排,同時體育教師亦應釐清它在教育的功能。雖然體育教學與競技體育訓練方法有著很深的關係,但體育不是以「訓練」
為主,而是以「教育」 為主要目標。為要突顯素質教育的特點,體育教學基本上並不是為了實現運動技術教學目標來作考慮,反而要多探討學生是否能夠從活動中得到創造能力及思維能力的培養,並且承認學生的個別差異,因材施教,這方面的理念與香港正在進行的體育課程改革路向基本相同。
就課程發展而言,最近的香港課程改革建議,強調課程的設計必須課內與課外相結合,發展以全方位學習為主體的課程大綱。課堂內強調以愉快學習為手段,並輔以現代資訊科技及主題學習,使學生有更充足的時間及機會從事以人為主體的學習過程,從過程中發展各共通能力,例如創意思維、批判性思考能力、研習能力等。因此在是次體育改革中著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使「學會學習」成為主體目標(2000),而不是培養學生的運動技能為主要目標,所以在發展的過程中強調發展合適的機制以促進學生的自學能力,例如:學生學習檔案歷程(Portfolio
Learning),便是其中一個可行的構思。
課堂外強調學生能夠通過實際環境(Authentic Learning)應用及實踐從各學習領域得來的知識,因此課外活動並不是可有可無的東西,而是教學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所以課外活動在改革過程中被稱為聯課活動,其目的就是要顯示出課內、課外相結合的關係。對體育教學而言,聯課活動並不是單指校隊的訓練,學生出外參加了多少次比賽,學校拿到甚麼獎狀,而是同時強調聯課活動的設計是否和教學單元結合,例如教師設計西方民族舞蹈單元的時候,同時設定班際民族舞蹈比賽,學生可以從比賽中深化舞蹈技巧的訓練,民族服裝的認識,並且學習如何組織活動,發展領導才能。另外教師設定田徑學習單元的同時,考慮如何通過陸運會發展學生對田徑運動的認識,學生可以做小記者,訪問班中的同學哪一位同學跑得最美,作一些調查,學生從活動中學到怎樣評定「審美」,怎樣做調查,怎樣做報告。其實課內課外課程相結合的模式,就正要體驗如何提高學生素質為核心,而不是學科中心
(中國教育綠皮書,2000)。而素質教育的其中一個特點就是在於培養學生終身可持續發展的能力(Life-Long Learning
Ability),而這方面中港之間可多作溝通,以完善彼此間在這方面的認識。
老師設定田徑學習單元的同時,可考慮如何通過陸運會發展學生
對田徑運動的認識,例如,建議學生當小記者,訪問班中的同學。
對體育文化的培養
除了課堂活動外,學生是否投入體育活動,與學校的體育氣氛及體育文化發展有很大的關係,學校採納了怎樣的校本策略,學生有沒有適當的空間進行運動等,均會影響學校體育文化的發展。國內的學校一般採取較開放的態度,例如學生的校服以運動服為主,平時多穿著運動服及運動鞋回校,這樣的安排有利於學生隨時於小息或中午休息的時間,進行不同的體育活動。國內學校對運動設施的要求一般比香港高,例如學校多設有大運動埸,可同時容納1000人進行早操,一些重點學校,更設有塑膠跑道,戶外健身器材,平衡架,攀爬架等供學生使用。在國內,學校多選擇某運動項目並發展成為重點運動中心,例如上海南洋模範中學重點發展籃球,上海市第四中學在校內設有室內射擊場,而天津河西區中心小學就重點發展排球,在校內設有室內排球館,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實驗中學更設有游泳館。學校除了提供基本設施作為本校學生運動之用,其他鄰近學校亦可利用其設施進行練習。
香港跟國內學校採用的政策有很多不同的地方,例如學生多穿西服皮鞋回校,女同學多穿校裙。由於香港的地方細小,所以大多數學校並不鼓勵學生於小息時間進行劇烈的運動。香港學校的體育運動設施雖然比不上國內的學校,但體育設備較為完善及先進,例如通過優質教育基金的協助,香港很多學校現在均設有健身室,而室內更設有先進健身器材好像數碼跑步機,划艇機等。
雖然國內與香港對校舍的建設有著很不同的概念,但並不存在誰比誰優勝,因為兩地存在著不同的社會結構,就算某地的學校體育設施非常良好,也並不等於該學校的運動氣氛非常濃厚,還需要看該學校有沒有良好的校本策略,以鼓勵學生進行運動,例如香港的學校多採納「就近社區」的概念來組織活動,利用社區體育設施進行活動,同時引進體育運動總會推行的青少年運動培訓計劃,來發掘學生在體育運動方面的潛質,所以學校要評量體育文化的發展時,必須要同時考慮如何有效地利用周遭的環境,引進合適的校本策略以發展學校體育文化,場地的好壞及多與小等客觀環境因素雖然會影響課程的實施,但還需要有良好的發展策略,並且互相配合才能發揮應有的效果。
結語
改革之得以實行與學校是否主動配合有關,在國內中央扮演提供指導思想角色,各省、縣教委因地制宜訂定方針,學校再以實驗的態度加以全面貫徹實施,其實世界各地的課程改革是否得以成功,還要看學校是否積極地處於主動地位,而教師又是否以「常新」的態度來發展自己的專業,經常進行討論和學習。中國為了優化教師的隊伍,從而落實素質教育,實施了跨世紀園丁工程,該計劃包括幾方面發展:
- 教師分層次的培訓,例如在天津河西區,選派特級體育教師到北京或上海師範大學進修,提升專任教師到碩士學位。學成後回到專任地區培訓該地區的高級教師。再由各校的高級教師培訓本校的專任教師。
- 要求教師有學業證書及職業資格證書,使教師不但能夠對本科教學有充分了解,並且在教育方面有一定的認識,使素質教育得到保證。
- 各體育教師必需於每年進行若干時數的專科培訓,並利用教師手冊加以記錄。
自90年代開始到現在,國內花了近十年以上的時間預備各改革措施,但可以肯定的是改革之成功與人的素質非常有關,香港教育署有沒有完善的教師培訓計劃,在學校有沒有發展課程的專業人材,教師對自己有沒有這種改革的要求等均非常重要。期望這篇短文能引起香港教師們對體育改革的重視,並待之以「常新」的態度,以致體育教學工作更能發揮它的教育及社會功用。
參考文獻
- Gu, S.Q. (1990). Introduction
to ancient and modern Chines physical culture. In H.G. Knuttgen,
Q.W. Ma and Z.Y. Wu (eds.). Sport in China. Ill.: Human Kinetics,
3-24.
- Hatano, Y., Zou, D.H., Lu, D.J.,
Fu, F., Chen, J.Z. and Shi, D.W. (1996). Comparative Study of
Physical Fitness of the Youth in Asia and their Attituds Toward
Sport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10th ISCPES Conference at Tokyo,
Japan. August.
- Tiyu Nianjian. (1979). Beijing:
Remin Tiyu Chubanshe.
- Xie, Q.H. (1990). Physical culture
in the new China. In H.G. Knuttgen, Q.W. Ma and Z.Y. Wu (eds.).
Sport in China. Ill.: Human Kinetics, 24-40
- Yu, S. (1992). The young generation's
physique: progress and problem. China Sport 24(12), 35.
- 「教育部關于保證中、小學生每天有一小時體育活動的通知」(1982)。(82)教體字007號李嵐清
(1994)。「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奮鬥 -第三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報告」。載 "中國教育綠皮書",頁二十九。教育科學出版社。
- 伍紹祖 (1996)。"在全國城市社區體育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 曲宗湖,楊文軒 (1999)。"現代社會與學校體育"。人民體育出版社。
- 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新階段 (2000)。"中國教育綠皮書"。教育科學出版社。
- 鄧飛 (2000)。「學校體育改革思路探索」。載錢銘佳,鄧樹勛,張永明,廖玉光
"創新體育教學",頁一一三至一二零。星河教育出版社。
- 學會學習 - 體育諮詢文件 (2000)。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課程發展議會。
- 賴天德 (2000)。「體育教學思想受外來文化影響較深」。載曲宗湖,楊文軒
"學校體育教學探索",頁四。人民體育出版社。
- 賴天德 (2000)。「改變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觀念」。載曲宗湖,楊文軒"學校體育教學探索",頁一九七。人民體育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