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麼是多元智能?
多元智能的理論由美國哈佛大學教授卡德納(Professor Howard Gardner)於1983年提出,他的理論引起了很大的迴響,更成為近年歐美等先進國家教育改革的新啟示。他認為人類擁有的智能數目是不可知的,但重要的有七種,包括:
1.語文智能
—指對文字和語言的掌握能力,包括寫作及演說能力。一般的律師、記者、老師、公關人員等都有較強的語文智能。
2.邏輯數學智能
—指在數學、邏輯思考和科學分析方面的能力。一般的會計師、科學家和數學家在邏輯數學智能方面都有出色的表現。
3.空間智能
—指把外在空間的影像「具體化及立體化」的能力。一般空間智能高的人,都是善於掌握空間、形狀、線條、色彩的人。建築師、設計師、雕刻家、畫家等都是空間智能較高的人。
4.音樂智能
—指領悟、創作及表現音樂的能力。作曲家、歌手、演奏家及音樂教師都是音樂智能較高的佼佼者。
5.身體運動智能
—指控制身體的活動和協調的能力。一般的運動員、舞蹈家和藝術家都有較高的身體運動智能。
6.人際智能
—指觀察別人、了解別人和與人合作的能力。人際智能較高的人善於與不同的人溝通,領袖人物和公關人員多屬此類人。
7.個人內在智能
—指自知和自處的能力。善於了解自己的情緒和感受,懂得控制和調整自己的情緒,心理治療師、社會工作者、宗教人士和輔導人員都擁有較高的個人內在智能。
卡德納教授認為,智能不是單一的,這七種智能常以群體的方式運作及發揮作用。一個真正傑出的舞蹈家,除了有高度的身體運動智能及音樂智能,還需要具備出色的人際智能,善於與觀眾溝通,並能與其他舞蹈員配合,達到最佳的效果。
他還認為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擁有每一項的智能,只是擁有的程度不同而已。所以教育工作者應該提供更多的空間和機會予孩子,讓他們發展多方面的潛能。
多元智能與學前教育的關係
多元智能與學前教育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只要看看現在的學前教育,孩子不正是接受「多元智能」的訓練嗎?學寫字認字、數數、唱兒歌、玩樂器、做手工、進行體能活動、角色扮演等多元化活動,都涉及這七種智能的範疇。
但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我們能否讓孩子全面發展這些智能呢?我們是否偏重了語文訓練,而忽略了孩子與人溝通的機會呢?還是偏重了數學訓練,而忽略了孩子的創意發展呢?所以在編排課程、編製教材時,「多元智能論」便成為我們的指標,也可作為我們在教學過程中的指南針。
在教材、教具中滲透七種智能的訓練
現代教育研究社出版的「現代幼稚園教材套」,正是以「多元智能論」作編寫指導,目的是讓孩子充分而平衡地發展這七種智能,培養智慧的新一代。
現以主題「動物」為例,看看這七種智慧怎樣在教材套中體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