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電腦像玩玩具一樣有趣
採訪當天,正值小一學生考試之時。小朋友走進電腦室,即自行坐好在自己的座位上,並聽從老師的指示開機和開啟「小畫家」。做完試卷後,又自行操作滑鼠,用「小畫家」繪畫,自然得像玩玩具一般。
教授電腦科的陳老師說:「自小一開始,學生便要上電腦課。小一的學生剛從幼稚園升上來,大多是初次接觸電腦,所以我們只讓他們學習開關電腦,並認識各電腦硬件的名稱,如顯示器、硬盤、鍵盤、滑鼠等。我們認為不必在學習過程中,過分注重學生操作電腦時的手勢。我們不會硬要他們用單手操作滑鼠,或用單手按『Ctrl』和『Shift』鍵。其實學生自會想辦法解決操作上的困難,例如用另一隻手幫忙按鍵,揠苗助長只會減低他們對電腦的興趣。待學生逐漸長大,自然可以控制自如。」
以記者親眼所見,小朋友真是左右手兼用。遇上「當機」,老師只要左手伸出兩隻手指,右手伸出一隻手指作提示,「機主」便懂得按「Ctrl」、「Alt」和「Delete」鍵重新啟動電腦。看來他們對這件「大玩具」是應付自如的啊!
把資訊科技融入學科
下午校的林校長說:「除電腦科外,其他科目也已經利用資訊科技輔助教學,其中常識科的使用率較多。因為網絡上這方面的資料是極為豐富的,學生可找到最新的資料完成習作,既可擴闊他們的視野和知識領域,亦能培養他們自發學習的興趣。
「另外,數學科也是很適合利用資訊科技輔助教學的科目。透過電腦,老師們可以把數學科的抽象概念具體地表達清楚。例如老師要學生求一不規則圖形的面積,學生未必可以掌握計算竅門,但老師只要用電腦把圖形分割,稍稍移動,學生便可見到正方形、菱形等規則圖形。學生一看就明白,老師教起來也較輕鬆有效。」
除了常識和數學,就連中文、音樂、美術等科目,該學校也已經利用電腦輔助教學。現時小一學生已懂得利用「小畫家」繪畫,小四以上的學生更會從互聯網上搜集資料做報告呢。林校長認為,利用互聯網上的資訊輔助教學,其好處是多方面的。她舉例說:「如常識等科目要求學生自行從網上搜集資料做小組報告,在選取素材的過程中,學生有機會涉獵各種各樣的知識。完成報告後,他們所學到的知識,可能會比老師預期的多。但更重要的是,學生能從中學習與同學相處和合作的方法,並學會接納別人不同的意見。」
林校長表示該校將會繼續發展資訊科技教育,並正計劃開設「語言實驗室」,除了訓練學生聆聽語文的能力,更可讓他們把課文朗讀,然後錄音,以改善他們的語言能力。
與家長一同學習
為鼓勵學生多使用電腦,校方除於上課日延長電腦室的開放時間,連星期六的下午也開放電腦室讓學生使用。陳老師笑說:「有些學生在電腦室關門前才來到,開機沒幾分鐘便要關機了,仍要把握一分一秒,央求老師讓他們玩一會;有些學生則要家長多番催促,甚至走到電腦室『捉』他們,才肯回家。」學生對電腦的興趣之大,則可想而知了。
自開始實行資訊科技教育,很多家長也表示支持,並希望更了解資訊科技。陳老師等負責的老師便充當「顧問」,幫助家長解決選擇購買電腦方面的疑難。
為了讓學生可自由上網查閱所需資料,學校設立了內聯網,由負責的老師過濾不適合的網站,以免學生接觸到不良的網頁。現在,學生除可自行於網上搜集資料,有些更會給家長和老師寄電子郵件,又會教家長如何使用電腦,無形中增進了親子關係,而師生的感情也融洽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