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體育是甚麼?
「幼兒體育」是當今學前課程中最被香港幼教工作者和家長輕視和忽視的課程部分。然而幼兒體育卻是從前幼兒教育家最推崇和重視的課程活動;其中包括:十八世紀法國教育家盧梭;德國幼教之父福祿貝爾;中國幼兒教育家陶行知和陳鶴琴,及台灣幼兒體育專家王健次等。他們均提出幼兒健康的重要性;而幼兒體能活動便成為孩童學習的基石,達致身心健康的途徑,因此「幼兒體育」就是學前全人教育課程中的活動課程。幼兒體育可以分為「系統式體育」和「非系統式體育」兩類。當中「系統式體育」是指依照已編訂的體育課程去教授體育技能,而「非系統式體育」則讓孩童自選大肌肉遊戲活動。
「幼兒體育」是幼兒課程的一部分,其總目標是透過有意義、有系統、有計劃、有教導和有參與的基本活動(例如:身體操作活動、用具操作活動和韻律活動),去發展幼兒的感知動作、身體技能和身體適能;使他們成為身、心、靈康泰的孩童。
因此幼兒體育教學目的也可以分為四個教育領域來達成:(1)機能領域(身體機能的發展、體適
能與健康的建立);(2)技能領域(神經與肌肉的發展,包括運動技能和基本動作技巧之掌握); (3)認知領域(智能思維之發展,包括運動安全知識和思維操作);(4)情意領域(社會及個人
情緒的發展,包括情緒的抒發、態度、興趣、價值觀和欣賞能力的培養)。
為何需要新挑戰與改革?
雖然幼兒體育的目標很明確和意義重大;但是香港現時的幼兒體育課程卻面臨重重障礙!筆者從近
年的研究和實習視導經驗中,發現下列十大阻礙幼兒體育課程發展的問題:
1. 場地不足(特別是戶外活動區);
2. 器材不夠(特別是大型器材);
3. 缺乏參考資源(如:錄影帶、音樂帶和參考書);
4. 幼兒體育課堂數和時間不足(通常每星期只有二至三堂,每節約二十至三十分鐘);
5. 欠缺全面和完整的幼兒體育課程;
6. 教學法過於傳統和單向式;
7. 活動內容欠創意和綜合性;
8. 家長過分著重孩童的智力發展;
9. 幼教老師普遍欠缺幼兒體育知識、技能和應有的態度
10. 幼稚園還未設立園本幼兒體育課程小組。
由於發展幼兒體育課程困難重重,故此兒童未能盡情享受運動的歡趣和發揮體力潛能。幼兒體育課
自然流於欠創意、欠動感、欠活力和欠快樂。孩子的健康和成長自然受到很大影響;當今兒童的健 康問題愈來愈嚴重了,例如:肥胖、癡肥、血脂膽固醇過高、身材瘦削、容易患上支氣管疾病等。
既然有些「硬件」可能因為經濟因素、環境限制而未能改善;但我們仍要積極向「人件」和「軟件」 方面入手進行改革!
何謂創意與綜合教學?
「創意」這個名詞並不鮮聞,它源於拉丁文,其意是創造、新穎和獨特。而創造力
(Creativity) 是解決問題的能力,更包含了思想的適應力和彈性。創造力容許人類去解決問題、發現事物、改變
對人、事、物的感觀。它是源於「自由」和「機會」;它也是思考、實踐和製造的途徑。對幼兒來 說,創造力更是重要,因為它是學習的基石。透過幼兒體育活動,孩子的創造力是可以增強的。小
朋友變得更具好奇心、進取心、想像力、觀察力、自我肯定和思維不容易預測。
「綜合教學」 (Integrated Teaching) 亦是為人熟悉的一種學前課程模式。綜合教學是把各獨立
學科,如語文、數學、科學、健教、社會、音樂、美勞、體育等的學前範疇的知識、技能和態度, 透過主題或單元,在一周或數周中,融合和連貫於教節上,並連串在相關的教學活動中;因而把分
科教學的界限和領域衝破,使兒童全面地和連貫地去學習和體驗新的學習經驗。雖然「綜合教學」 已在香港的學前教育課程中廣泛被採用,但是大部分教師只倚賴教材套的活動,而忽略了如何把創
意的元素和生活化的自然綜合原則應用於日常教學中。至於教師能否將這兩種獨特元素調較在幼兒 體育課程上,便成疑問了。
如何推行成功的創意與綜合教學?
幼兒體育課是孩童最喜愛的課堂。小朋友喜歡參與大小肌肉的身體活動。從體育遊戲中他們的精力
作為推行創意與綜合教學的藍本(如上圖)。
成功的基礎首要著重正確的「信念」;信念乃動力之源、改革之本。創意與綜合教學的幼兒體育之
時鐘模式有下列五個信念:
1. 幼兒體育是全面幼兒教育課程的主要環節;
2. 幼兒體育能夠促進幼兒的身心成長;
3. 幼兒體育能夠啟發幼兒的多元智能;
4. 幼兒體育能夠綜合其他幼兒課程;和
5. 幼兒體育應著重創意活動的發展。
基於上列的五大信念,我們首先要注重兒童的全人發展,即「六育」(德、智、體、群、美、靈)
為核心。再透過不同類別之身體活動(身體操作、用具操作和韻律活動)去啟發和拓展兒童的「七 能」,包括語言智能、邏輯數學智能、視覺空間智能、音樂節奏智能、身體動覺智能、人際社交智
能和個人內省智能--加德納 (H. Gardner) 倡導的「多元智能」 (Multiple Intelligence)。接著
是把體能活動與其他「八科」,即語文、數學、科學、健教、社會、音樂、美勞、宗教綜合起來, 讓孩童的學習範疇有意義地擴大,也讓活動把學科重點依主題或單元有系統地連貫起來。最後臨到
教師身上的挑戰,就是如何從「人物」(教師、學生、家長),「課程」(節數、時間、內容、進 度、器材等)和「環境」(室內和戶外場地;社區和地區或國家設施等),加入「無意」(無限創
意的活動)。在實踐上,每個體能活動不可能完全包括了六育、七能、八科和創意等每一項元素。 但是在設計體育活動時,教師應該盡量將更多「元素」放進活動中。由此可知,代表著「時針」的
「七能」,「分針」的「八科」和「秒針」的「無意」可從順時針方向擺動作出選材,把體能活動 的重點列明,發揮全意(完全達意、全面創意)的活動。換言之,有些體能活動的重點是:
(一)啟發兒童的音樂節奏智能、人際社交智能;(二)綜合語文和音樂科目,側重學生個人活動 和在室內場地進行。
自古成功在嘗試
自古以來,沒有教育家曾經否定體育的價值。古語有云:「三歲定八十。」作者深信幼兒階段是人
類最佳的學習期,也是確立全人發展及全人教育基礎的時期。兒童的身心健康尤為重要,因為一切 學習乃建立於健康的體魄和安舒的心境,但是現今是二十世紀末;新世紀將至之時,大部分香港的
孩童卻仍活在不健全的教育制度下,他們天天忙於寫字、背書、測驗、做家課、看電視、玩遊戲機 ;忘記了運動的益處,難怪他們的身心健康每況愈下。學前教育也被此「歪風」傳染;很多小朋友
籌委員會主席梁錦松先生在香港電台「香港家書」的節目中曾經提出,學校教育要有四個以「學生 為本」的基本要求,分別是「享受」(Enjoyment)、「語文」(Language)、「創造力」(Creativity)
和「對社會國家的承擔」 (Commitment to society and one's country)。我們身為學前教育工
作者在確信「三歲定八十」的教育哲學時,有否對現行的教與學作出深切的反思呢?
筆者認為完善的幼兒體能課程能夠帶給兒童歡樂和享受、增加兒童的語言和非語言的溝通能力、發
展兒童的創造力和擁有強健體魄及活力,為社會、國家承擔重任。因此對幼兒教育工作者而言,發 展和推行「創意與綜合教學」的幼兒體育模式,可說是能砍斷現時沉悶刻板幼兒體育課程枷鎖,也
是幼兒教育工作者的另一課程革新的挑戰。筆者深盼香港未來的孩童能擁有健康、快樂的美麗童年 !「活出安舒的真我,吐出真我的感受」,能夠各展所長,「兔」氣揚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