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香港小學課程以四個核心科目為主:中文、英文、數學和常識。其中常識科是一個較為獨特的科目,其獨特之處在於國際上沒有相同的科目;在香港的小學教育發展過程中,它更是一個不斷演變的科目。
70年代到80年代中期,常識科的前身分別是三個科目:社會、自然和健康教育(即健教),合稱「社自健」。到了1980年自然科被科學科取代,因此進入了「社科健」年代。
當中並不只是把社科健的內容合併,而是根據了更早之前在1993年發表的小學課程指引定下的新原則而演變。這些原則包括:
新課程是教改開始後第一個更新的科目課程,在它身上可以找到諸多教改新元素,例如:
當時令學校及教師最頭痛的莫過於推動科學探究,帶領同學手腦並用進行科學活動。此外,嶄新的服務學習概念,即把學習內容結合於服務之上亦為不少老師帶來疑問。
到了2011年,教育局為2002年頒布的課程因應與時並進的原則作了輕微修訂,教育局當時明言2011年版的指引並不是一個全新課程,只是以下方面作出修訂:
既然2011年的微調課程不是完整的新課程,那麼2002年到今天已經實行十多年的常識課程又怎樣可以配合時代巨輪的轉動呢?因此,全新的小學常識課程指引在2017年12月終於定稿,
並會在2019年9月一至六年級全面推行
。
正如全新的課程指引明言:
香港學校的課程發展已經進入持續更新的新階段。為了回應本地、區域以至全球各方面巨大且急劇的轉變,學會學習課程必須與時並進……常識科課程指引(小一至小六)(2017)將會取代2011年的版本……(引言 常識科課程指引(小一至小六)(2017))
新課程定稿後,老師們對於新課程的方向大都認同,然而正如在2002年那時的探究式課程發表後一般,老師對2019年實施的新課程心中又驚又喜。
「喜」的一面是老師認為等了十多年終於有一個配合當今巨變時代的常識新課程,老師期盼在新課程下,內容會更著地,教材可以有更多選擇。
但是當興奮未過卻又憂從中來,老師們都擔心怎樣駕馭新課程帶出的諸多新方向和新內容。
這些新方向及新元素最少包括以下多方面:
老師關注的問題當然遠超以上十項,即使只是管中窺豹,可見一斑,已足以令人嚴陣以待。
自1996年至今常識科已誕生了二十多年,今天這些變動都是集合了二十多年本地以至世界各地的研究成果,再加上老師們多年來的實踐經驗和意見綜合而成。然而要有效推行這個工程浩大的小學常識新課程仍有賴各持份者多加合作,學校和老師及早準備。